前日「未來房子不值錢」一文獲得巨大迴響,這邊要先感謝廣大讀者朋友的支持,但我也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非常多人分不清楚房價趨緩和下跌的差別,光是這一個盲點就可能影響你的許多決策,甚至是未來人生的順遂程度。
例如,我在文章中提到,未來因為少子化將導致房市疲軟,房市年化報酬率和股市的差距將擴大,但很多人會自動聯想到房價下跌,然後指出財團或政府絕對不會讓房價下跌,堅持自己的思想。
當然,我不認為這些讀者的想法是錯的,既得利益者確實有高機率不讓自己的利益受損,可能會想盡辦法不讓房價下跌。
但這邊就要講到最重要的部分,房市疲軟確實不一定會讓房價崩跌,而有更高的機率是趨緩,也就是房價依然在上漲,只是速度變慢。
這道理就跟近2年全市場都在關注的通膨一樣,很多人說通膨明明趨緩了,為何物價沒有下跌?
這是因為「趨緩」本來就代表增速放緩,就像一個人把跑步速度放慢一樣,他還是在往前進,只是往前的速度變慢。
因此,房市年化報酬率從3%降至2%,房價仍然是往上走,但30年後和股市的資產增值差距就可能從1.5倍變成4倍。
用更白話說,30年後房價也可能不會跌,只是你選擇房市將付出的機會成本會超乎想像,甚至到老的時候會變成窮得只剩房,而選擇股市的人,年老時還會有健康的現金流,不但不會被逼得老年打工,還可以想換房就換房。
接著,也有很多讀者朋友看到我說未來房子最不值錢,跳出來反駁說精華地段房子比股票更好。
說真的,我承認精華區域房價易漲難跌,投報率也可能更高,但問題是有多少人能買在精華地段,難道台積電的工廠會蓋得跟超商一樣多,整個台灣處處都變成精華區嗎?
{DS}
相對的,買股票就不分國界,人人都能買,你想買哪裡的股票都可以,隨時能享受到資產跟著經濟成長的滋味,所以比起為了反駁而反駁,看著精華區房屋流口水,不如趕快臥薪嘗膽學習投資,或許未來的某天真的能擠進精華區。
買房沒有不好,買在不對的時間風險很大
總之,我認為買房沒有不好,但買在不對的時間風險就會很大,10幾、20年前沒有少子化的問題,當然是能買趕快買。
然而,現代少子化愈發嚴重,如果你還是不顧一切想要馬上買房,那你要先切記,除非你資金多到能邊買房邊買股,否則,當你年老只剩一間房,才發現實業跟股市更好,到時候你已經沒有多少時間轉換跑道,因為人生沒有無數個幾十年。
到底什麼選擇可以真正幫助到未來的你,你必須要擺脫「一定得買房」的詛咒,才有可能理性做出判斷。
最後,希望讀者朋友要重視各種趨勢的變化,必須要保持敏感度和危機感,以免後悔莫及。
例如,很多人不重視飲食,不是大魚大肉就是飲酒作樂,即使身體愈來愈常痠痛,且時常感覺到疲憊,但只要症狀沒有很嚴重,多數人都會選擇忽視這個身體變差的趨勢,直到無法忽視後才後悔。
不僅如此,我認為短短幾年過後,一定會有非常多人後悔,當初AI爆紅時沒有盡快學習這個技能,也沒有布局相關概念股,落得被職場淘汰和貧富差距被拉得更開的慘況。
而把時間拉得更長,許多老年人會後悔的事情,可能就是幾十年前只知道買房,卻沒有選擇股市。
題外話,也有讀者朋友說,股票不可能抱這麼久,能做到買股不買房太難等等。
當然,這些情況我都清楚,因為82法則成功人士必定只占少數,所以我也不指望人人看完我的文章,都能聽得進去,多數人必然會選擇墨守成規,而這類不願改變的人,通常只會晉升成失敗人士。
因此,希望我的文章能給有緣人一些啟發,即使你現在墨守成規也無妨,因為你能把文章看到這邊,代表我的話語可能已變成微小的種子,或許未來的某一天有幸能幫助你開竅。
本文獲「狄驤的資本主義求生筆記」授權轉載,原文
延伸閱讀
台灣未來最不值錢的資產是房子!把錢放在「這種資產」,增值幅度將是房子的1.5倍
物價、房價拚命漲,吃土族愈來愈多?達人一圖道破:台灣的「變態經濟結構」是這樣來的!
台灣房價沒救了?血淋淋數據:十年後跌幅恐怕不只三分之一
房價必跌真相:台灣人生孩子速度、比蓋房速度慢太多,怎可期待房價會漲?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