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聯準會一如預期升息2碼,不再堅持升息3碼,股市反應倒是還好,小跌做收;不過隔天的就業數據大好,初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竟還創下10週(2022年9月29日)以來新低,真是讓多頭錯愕,道瓊指數隨之大跌了764點,跌幅2.25%,QQQ下跌3.36%,SPY下跌1.63%。
標普全球(S&P Global)12月16日公布數據顯示,美國12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不如預期,落在50榮枯線下方,意味著聯準會連續升息已見效果,需求大幅放緩,其中新訂單指數下滑至2年半以來新低,需求疲軟同時也讓通膨壓力持續緩解。
居高不下的通膨率和快速攀升的利率拖累商品與服務需求,其中製造商的新訂單指數從11月的46.2進一步下滑至45.8,創2020年5月以來新低,服務業新訂單指數也出現新冠疫情前幾個月以來最大降幅。
對於2023年的景氣狀況,幾乎市場都已經做了準備,衰退是必然,大家更重視的是「資金供應的鬆緊程度」,也就是聯準會是否願意提早降息?
雖然聯準會主席嘴巴很硬,但經過幾次預判失準後,投資人認為這次升息真的過頭了,通膨早就下來,到時候一定會連忙變成降息來拯救經濟——這就是股市的現狀,不管怎麼說,現在買股票的時間可以拉長了,因為第4季行情差不多結束,漲幅已經有些滿足,除非還有大幅拉回,要不然第1季的行情就會被限縮。
這是一場長期競賽,不要輕易放棄並離開股市
很多人會在震盪洗盤期間,一點一滴把耐心給磨光,但事實上,股市的大漲大跌本來就是比較少的,大多數時間處於盤整,這個比重甚至超過了8成,只是很多投資人為了想要短線拿到利潤,就會覺得看起來這邊也有行情,那邊也有一些行情,一次次地把有限的銀彈用盡。
畢竟大多數人並不是資金都非常充裕,而且每月收入也並非很高,加上通膨當道,我們的鈔票實質購買力不斷減損,而這就是最大的問題,因為大家開始追求速成,忽略了穩定的投入指數ETF或長期具備護城河的股票就可以打敗通膨。
指數ETF長期來說,會有年化報酬率5.5%~7%的報酬,而績優股往往也有10%左右的年化報酬,當覺得選股困難,就直接買大盤指數ETF。
SPY月K線圖
註:長期來說,創新高是必然,反映人類經濟的成長 圖片來源:畢德歐夫
如果對選股覺得有點信心,也可以撥點資金去試試看,不過要注意的是,依舊要先把基本的指數ETF部位建立起來,通常大多數人的績效還是會輸給大盤,我們只是給自己一點機會,過個幾年,績效沒贏大盤,差不多也就是這樣了,不用太執著。
因為在股市中能一直賺錢的,終究是少數。資產配置中,股票也只是一部分,自有房產、保險、黃金、債券等,這些都是很重要的。
2023年第1季通膨將下滑更多
通膨數據下滑,CPI很可能2023年1月就會看到6.5%這樣的數字,甚至2月就跌到5.8%,這樣的幅度會讓聯準會開始放鴿,基準利率先不動幾個月,接著看看第3季是不是就要開始降息?
樂觀看待股市,謹慎控制手上持股的風險,當通膨下滑的時候,投資人會搶進科技股,但目前還沒有這個跡象,動能投資的做法,現在一定是把資金放傳產,而非弱勢的科技股。
QQQ日線圖
上圖為QQQ日線圖,每次的反彈都不到前高,接著看是否破10月的低點。準備要過平安夜了,耶誕節會比較冷清一些,實屬正常。
升降息本來就是經濟循環,沒什麼好大驚小怪,對小資族來說,反而這段時間可以多存點錢買股票,看能不能撐到2023年第4季才起漲,這樣還能多存一點股數,要不然現在就直接連續上漲過波段新高,對荷包的幫助實在太小。
本文獲「畢德歐夫」授權轉載,原文:升息2碼後,市場投資人寄望明年2月1日可以只升息1碼,通膨明年確實會下滑,只是降息真有這麼快?科技股還是弱勢,年線下方繼續整理
延伸閱讀
儲蓄險利息被通膨吃光,怒解約改買ETF?長期報酬當然是ETF勝出,但建議要先搞懂本質
合夥婚紗事業,慘賠400萬,竟非人生谷底?賠上健康後,他才學到:人生也是一場複利
掌握大變局年投資關鍵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