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聽一個朋友說,他只剩1萬元可以用了。
這位朋友平常月薪3萬多元,每個月扣掉給家裡的錢以及房貸、保險,大約還有1萬多元的錢可以使用,去年跟了一個會(標會),前一陣子因為要去澳門玩,於是把一個會期標下來,於是有了約8萬元的存款。
沒過多久,他的標會錢居然只剩下1萬多元。震驚之餘,我勸他馬上開定存,趕緊把剩下的錢存到銀行裡避免花光,結果他卻說:「為什麼要存錢?又不知道會活到什麼時候,我幹嘛不把我的錢花光?我自己的錢夠用就好,反正又不是沒在賺錢!」
很明顯,朋友是一個月光族,而且是相當頑固的那種(笑)。他不但完全沒有存款,也不打算開始存錢,已經年近30歲卻仍身無分文,且還有著將近400萬元的房貸。
一般來說,我不會去干涉別人的理財觀念,但這段對話讓我不禁思考:是否所有的月光族都像這位朋友一樣,把每個月的可控制現金流都花光,認為是一種及時行樂的行為呢?
在這裡,我想從工作、幸福感和社會階層的角度出發,提出3個為什麼「月光族不等於及時行樂」的看法,若有冒犯僅為巧合。
看法1》你不可能工作一輩子
《零工經濟來了》這本書提到,可見的未來中,可能不會再有任何的鐵飯碗工作,而是被大量的非正職、約聘、專案人員取代。
換句話說,你現在的工作如果是高度重複性、簡單化、缺乏人文思考,這份工作就非常有可能在10年內被人工智慧和機器人取代。
人一定會生老病死,且年紀到了,職業傷害必不可少。如果沒有一定的存款,將來要是出了什麼意外,短期內無法工作、沒有存款的你該怎麼挺過這段日子呢?小病是還好,若是生了短期內無法回到職場的疾病,那又該如何?
前幾年我受傷無法工作的時候,就幻想過這個傷勢如果出現在我年近40歲且沒有存款的情況下,會是多麼可怕的光景?或許40歲的我有了家庭、有了小孩,一個人生病,必須拜託另一半請假來醫院照料,那麼家庭就頓時沒有了收入;除此之外,可能要拜託長輩幫忙帶小孩,若剛好長輩有事,勢必得請保母,錢該從哪裡生出來?
這還不算每個月的固定支出,包含房貸、車貸、水電、電話網路、保險…,隨便一算,應該也要2萬多元,更何況住院也要錢,就算你申請醫療保險,也不一定能理賠全部。
如果你是一個成熟的大人,請仔細想想這個社會的現實面,生存並不是那麼容易。未雨綢繆只要適當,其實並不是一件壞事啊!
看法2》財務安全感影響你的幸福感
根據馬斯洛的金字塔理論,低層次的生理、安全、愛與歸屬需求被滿足後,才能追求高層次的尊重與自我實現。有存款的人,首先就滿足了安全的低層次需求,取得財務上的安全感,也就基本滿足吃喝住行育樂的基本需求,因此更容易去發展人生的多元面向。
沒有滿足底層需求就去追求高層次享受(其實我覺得月光族也不是在追求高層次,只是純粹享樂),這樣的快樂是建立在極度不平衡的「倒金字塔」狀態,不但隨時會崩塌,而且崩塌時還可能傷到周圍的人。
英國哲學家羅素著作《幸福的征途》裡也提到,一個人擁有多元興趣是創造快樂的重要指標,因為一個人可能因故失去某個興趣(像我因為受傷而不能打球),卻因為有其他熱情支撐,生活依舊充滿樂趣。
就像投資理財要分散風險,擁有多元興趣也是分散「無趣」風險的一種方式,但不管怎麼投資、怎麼培養興趣、怎麼分散風險,沒有存款或是緊急預備金,風險肯定是無限大的。
及時行樂本身沒有任何問題,但我認為,在沒有一定資產或是存款的情況下,財務安全感低落,就會很直接的影響到你的幸福感,幸福感被影響,就很難有真正的快樂,就算有,也不會持久。
看法3》你的財務狀況會擴散到你最親近的人
某種程度上,社會的階層是由財商、資產和槓桿所決定。
缺乏財商會導致資產的萎縮或是負債增長,資產負債比惡化又會導致現金斷水流,為了生出錢,只好再去借更多的錢(如跟親朋好友借錢、惡質標會、高利貸等);此外,有錢人善用槓桿取得財富,月光族卻喜歡用槓桿做娛樂性消費(刷卡),每個月把錢白白送給銀行卻不自知。
不管是哪種狀況,你的家人肯定會受你連累,導致他們的財務狀況也跟著惡化。所以管理好自己的財富,其實也是為了重要的人努力。最糟糕的情況就是,一家人都秉持著及時行樂的觀點,全家都是月光族、全家都沒有存款,換句話說,只要一個人健康出問題無法工作,全家人都會跟著遭殃。
學習有錢人的思維,正是大部分月光族需要去做的,可是這位朋友每個月領著3萬多元的薪水,每到月底一毛不剩,且所有花費都是娛樂性質,下班就是回家躺在床上滑手機和追劇,不讀書也不自學,又何來機會接觸斜槓青年、零工經濟、富爸爸這樣的思維呢?
結論》給月光族的3個簡單理財建議
1.存錢簡單化運動:就算每個月只能存1,000元也很好,之後會愈來愈輕鬆,1年至少可以存1萬2,000元。
2.存半年生活費就好:有了6個月緊急預備金,你不存錢也沒人怪你。
3.避免增加更多負債:避免用貸款購買任何耐久財,如汽車、房地產等。
這位朋友並非像《當收入只夠填飽肚子》這本書中所描述的「真正貧窮的人」一樣,每個月真的入不敷出,連下個月會不會被老闆裁員都不知道。這位朋友的家庭總年收入還能讓他們每年出國1~2次,國內旅遊3~4次不是問題,但隱性貧窮的癌細胞卻緩緩在這個家中蔓延,不盡快處理,總有一天會出問題。
投資理財是一種活在未來的行為,而及時行樂則是犧牲未來、換取當下。
用「透支未來,支付當下」的享樂主義過生活,你豈能很自豪地說出「我這是在及時行樂」呢?
本文獲「方格子」授權轉載,原文:【理財的第1堂課】月光族及時行樂,就不能投資理財嗎?論財務安全對幸福的影響力
延伸閱讀
想要財務自由?存股工程師棒喬飛:這8件事,讓我每天都朝退休夢邁進
每月需給2萬元孝親費,北上打拚女崩潰哭:「每月都存不到什麼錢,何時才能圓成家的夢?」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