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一位媒體記者來採訪我有關理財規畫案例的事情,我告訴他們說:你們一直在關注小資族的理財這方面的案例,他們當然是很需要幫忙,但是你們可能忽略了另外一個族群。這些族群是社會上的菁英份子、收入年薪都在400萬、500萬以上,他們的問題可能比小資族還更大,但是在媒體上面很少看到在關注他們理財這方面的事情。高薪的菁英份子的理財,為什麼會更值得關注的?因為我們碰過一些案例,他們收入頗高,但是相對的他們並沒有累積出太多的淨資產。
為什麼說他們的問題可能更大?因為小資族一般會保守理財、不會冒進。但是高薪族因為收入高,可能就疏於做準備、不會存錢,或是對未來太過樂觀,以至於在理財上可能會貿然做高額貸款、背負過高債務。高薪族可能一方面時間少,也少去關心自己財務方面的事情,因為理財缺少規畫、投資不得法,導致累積的資產跟辛苦工作賺得的高薪不成比例,因此在理財方面可能就不會有一個好的結果。
高薪的菁英份子他們可能會碰到什麼的事情?應該注意什麼?
1.不要忽略職場的變化可能會造成對財務的影響
現在每個人的工作職場、環境等等都變化非常大,尤其這些高薪的份子,可能都是在外商國際性的大公司工作,他們可能會面臨到很多組織重整、企業變革等事情。所以他們雖然是收入高,但是可能變化也會相當的大。但是有些菁英份子可能一直都有不錯的薪水,所以他們可能會認為這種狀況就會一直持續下去,因此他們過著很好的生活、盡情享受,但是卻忘記要為未來做一點準備。有些人可能就每個月都把錢花光,變成另外一種月光族,如果檢視他們的工作年資,與現在所累積的淨資產來看,可能是不成比例的 。
建議每年存下1/4的薪水,工作愈久應該累積更多的流動性淨資產,舉例:
2.高薪族群更要注意退休金的規畫
除非公司有特別做退休金的計畫,否則在一般民營企業工作,再怎麼高薪,你以後可領的退休金,也只有2項:勞保老年年金、勞退新制退休金。這2種退休有它各自的計算方法,並不是無限上綱、你的薪水高就可以彈性調整,它的給付是有上限的。
勞退新制的退休金,是雇主每個月幫你提撥6%進入退休準備帳戶,6%的金額是按照勞工退休金月提繳分級表的薪資來提撥的。它的上限是15萬元,即使你薪水再高,它一樣每月只能提撥9,000元,除非你願意自提,可以額外再增加6%的自提金額。勞退新制可領多少退休金,計算方式是把提撥進去的錢按照每年的投資報酬率,累積到你要開始提領時,再把它折算成20年或是24年給你,算出來每個月可以領到多少的退休金。
勞退新制退休金計算式是:
勞退新制退休金按月領取的金額=(提繳工資×6%×12個月×提繳年資)+投資累積收益
不過根據勞動部的資料,新制勞工退休金經營狀況,在13個年度(民國94年至106年)中,只有6個年度的報酬率,是超過保證收益率的(最高2.65%,最低為0.92%),甚至還有3個年度的報酬都是負的(可參考我寫的書:無痛退休)。
除了勞退新制的退休金外,還有一個可領的是勞保老年給付,它是根據勞保月投保薪資級距與勞保投保年資計算的,投保薪資愈高,當然算出來的可領老年年金就愈多。不過月投保薪資有上限,目前最高上限是4萬5, 800元。這個投保薪資很久才調一次,上次調整到4萬5,800元是2016年的事,距離再上次1996年,最高上限4萬3, 900元的調整,等於相距10年才調整一次,而且增加的金額相當有限。
可請領勞保老年年金給付(以下2式擇優發給):
第1式:保險年資×平均月投保薪資×0.775%+3,000元。
第2式:保險年資×平均月投保薪資×1.55%。
如果我們以勞保投保年資35年、65歲退休、月投保薪資4萬5,800元,及勞工退休金月提繳薪資最高的15萬元來做試算(詳見下圖) ,到時每月可領的退休金為:
1.沒有自提6%:勞退新制退休金23,798元 + 勞保老年年金24,847元=48,645元
2.有自提6%:勞退新制退休金47,596元 + 勞保老年年金24,847元=72,443元
現在看退休時可以領到1個月5萬、7萬的退休金,看起來蠻不錯的,但是你要知道這個可能是你20年之後才領到的錢,20年之後加計通貨膨脹,5萬可能就相當於現在的2萬8,000元而已(以每年3%通膨率計算)。難以置信嗎?你可以看一下1965年周胖子餃子館的菜單,10個牛肉水餃4元,而現在,在台北的麵館1顆高麗菜水餃就要6元、7元了。54年期間,一顆水餃從0.4元到現在的6元,這樣算起來每年的通膨率是超過5%了。
如果用這些試算數據,跟你預期退休後每月需要的退休生活費相比,你就會知道其實大部分退休金還是需要你自己來做準備,光靠勞保、勞退的退休金是不夠的。
3.投資資產配置要注意財務平衡、不要有品牌迷思、注意流動性、報酬率與風險
高薪族在理財上要特別注意,因為他們一般來說工作相當忙碌,因此無暇顧及理財,因此可能根本沒在做投資、儲蓄。或是雖然一直有做投資,但是沒空、沒專業處理,因此投資績效不理想,或是對未來收入過於樂觀,做了槓桿太大的投資。建議在投資方面要注意: 資產配置、財務平衡、流動性、報酬率穩定性等。分項說明如下:
a.利用資產配置分散風險
資產配置的意思是說你做投資時要注意分散風險,藉由分散在不同的區域、類別、產業等投資標的以分散投資風險。例如你單獨買幾支台股,不但要特別留意他們的股價波動,風險也絕對比你去買一檔相關的ETF(指數型股票基金)來得高。運用資產配置的方式,可讓你降低風險、做穩健的投資。
在投資上你不能只看預期報酬率,還要注意它的變動風險,維持長期穩定的投資,會是影響你整體報酬率的一大因素。因此藉由分散風險的資產配置方式,可以讓你的投資組合降低波動度,以獲得穩定的報酬。如下圖,你用100元做投資,虧損30%變成70元,這時你要再有43%的正報酬,才能讓你的投資回到原始的100元,而虧損50%你就必須再賺2倍(200%),才能回到原始的本金了。
b.慎選投資顧問,不要有品牌迷思
曾經有一個朋友要我幫他看他的投資標的,他透過一家私人銀行的理專做投資,3,000萬的投資,在5年前他找我時,只剩下1,400萬,而這已經是在2008年金融風暴後很久了。結果我看他的投資標的都是中國等5檔個股,景氣好時也許報酬不錯,但是因為沒有做資產配置,風險相對也高。
金融機構的品牌大、知名度夠,並不能保證你的投資就能有好的報酬,重要的是你要找到對的人幫你管理投資,他們要夠專業、有道德操守,更重要的是:不會只是為了達成業績在銷售商品、會為你做好投資資產配置,讓你的資產穩健成長。
c.注意財務平衡,要有備胎計畫
有些人可能會因為薪水高,因此理財上比較冒進:背負過多貸款、房貸支出過高等。財務平衡是適當的控制貸款、負債等在合理範圍,也有緊急預備金的設置,以避免萬一以後收入降低了,會變成入不敷出的狀況。詳細的可參考這篇文章:新年改頭換面,NG理財掰掰,想富先檢視自己的「3張表」:負債低於30%較安全。
d.注意各種類別資產的報酬與流動性
你可能會用來做投資儲蓄的類別有:不動產、定存、基金、儲蓄型保險、投資型保險、ETF等,每種資產類別有不同的風險、預期報酬率、流動性等,在做投資時也要考量這些因素,來為你的投資做平衡配置,保持財務運用上的彈性。例如如果你全部投資在不動產上面,不動產流動性就比較差,如果市場價格下跌,你可能不願意出售,要脫手時市場低迷,不降價可能也難以售出。據報導現在房屋的平均成交期已經拉長到半年以上,甚至長達1年,如果緊急需要資金,房屋要短期變現可能會有問題。
因此建議你的投資資產,可以做點分散配置,不要把太多資金投資在不易變現的資產,讓自己的財務缺乏彈性空間。有些是穩定性的資產——如儲蓄型保單:報酬率不高,不過較為穩定、風險低、緊急要用錢可以保單貸款。不動產則是流動性較差、不易變現,其他如基金、股票、ETF等資產,風險性較高,但是流動性也高(詳見下圖)。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