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提到,如果一對男女同時大學畢業,兩人都以每月存6000元為目標,把錢拿去買元大高股息基金(0056),每年又把股息存起來,加上認真工作,薪水逐年增加,到了30歲,女生可存102萬,男生可存84萬,兩人此時結婚,合計就有186萬了。
這已經不只是人生第一桶金了,應該可以看成好幾桶了。一人存太慢,所以年輕時談戀愛非常重要,兩人一起存,才能快速累積。有了186萬,我想很多人都希望把錢拿去股市快速累積財富。不過,我卻不同意這個看法,反而認為應該先求「保值」,再求「獲利」。
怎麼保值?一是買保險,二是買房子。保費支出,相對購置房產的開銷當然少得多,而且已經成為現代人共識,所以我先略去不談。買房子?還是租房子?我想這是所有年輕人都必須要面臨的重大決定。
時下主流思維是「年輕人怎麼買得起房?」理由之一是薪水只有22K,連生活都成問題,哪可能買房?理由之二是就算薪水不只22K,但帝寶這種豪宅每坪動輒兩三百萬,即使不買豪宅,台北蛋黃區每坪一百萬還是跑不掉,哪可能買得起?年輕人每天被媒體洗腦,只好追求小確幸,心想「既然買不起房,就對自己好一點吧!」結果更買不起房了。
我們先來看第一個理由。如果薪水真的只有22K,而且一輩子都這樣,當然買不起,但你如果努力工作,不要整天希望不勞而獲(買投機股、玩期貨),薪水一定能逐年增加,所以不要老拿現在的薪水否定自己未來可以買房的能力。如果你還在上大學,卻整天玩樂,不好好學習,以為自己會是下一個學歷不高但照樣能賺大錢的郭台銘,屆時進入職場,當然只能領22K。
第二個理由更可笑。上面提的這對小資夫婦,30歲存到186萬,只要不買車,在大台北以外城市買個30坪的房子,大概都足以支付當地房價三到五成了;如果在大台北買個20坪房子,應該也能支付兩成房價。若以大台北為例,誰叫你要去買帝寶?誰又逼你去買蛋黃區的房子?
{DS}
媒體總愛找房產專家分析房地產問題。這些人只有一個論點,就是買房一定要買在好地段,才有增值空間。這個論點絕對沒錯,但我估計90%的人一生只買得起一間房子,「買得起」比「能增值」重要的多。再以大台北為例,如果你想買的房子沒電梯、沒停車位、離捷運站有點遠,只要年輕人擁有一份穩當的工作,就有機會買得起。
我舉一個認識的年輕人為例,他買的30坪老公寓,沒電梯,沒停車位,位於汐科火車站附近,離最近的南港展覽館捷運站還要坐一站的台鐵區間車,總價700萬,扣除他準備的140萬自備款(比我前面設算的186萬還少呢!),其他八成銀行貸款,每月攤還25000元,夫婦合計月薪只要在6萬元左右,應該不會造成他們太沉重的負擔吧?這個總價,也不會讓人絕望吧?
別再被成天唱衰台灣的媒體恐嚇了。近兩年來,房價已經出現明顯回檔,也轉成買方市場,正是精挑細選的好時機。如果像前述那位年輕人,一個月付25000元,約略相當相同坪數一個月的房租,那又何必租房子呢?
當然,有人認為拿186萬去投資股票,可能可以賺更多,但誰能保證投資股票一定能獲利?買房只要不是買在過度被炒作的地區,波動性一定比股票小,當然就比較能保值了。
作家吳淡如說得好:「不要在還有能力吃苦的年紀去追求安逸,否則到了別人能夠安逸的年齡,你就必須吃苦了。」現在醫學發達,大家都有機會活到100歲,但失去工作的年齡又不斷提前,萬一你在50歲失業,屆時如果你連房子都沒有,請問你要怎麼活到100歲?醒醒吧!不要追求小確幸,要追求大夢想,才能擁有真正樂活的一生。
延伸閱讀:
靠0056存到一百萬真的可行!每月存6千,一年買3張,8年後的結果嚇死你
你有必要搶iPhone7嗎?不做這7件事,每個月多存6千元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