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計畫

行政院通過勞工退休金條例部分條文的修正草案,把原本年資滿15年以上只能請領月退金,改成可以領月退金或一次退休金二擇一,選擇後不得變更。至於年資未滿15年者,則仍然維持只能請領一次退休金。

開放是好的,但還不夠好

這樣的開放當然是好的,畢竟每個人的生涯規劃不一樣,有的人退休後才有機會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因此一次退休金可以成為創業或學習本金,適合有再出發規劃的人。有的人退休後需要的是持續的生活費,因此傾向於請領月退金。因為每個人需求不同,本來就應該讓勞工有機會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案。

但看似開放的制度仍有相當的限制。例如有人可能只需要一部分退休金,卻被迫只能選擇一次領出,導致手上資金太多。又如退休後最常見的突發性大筆支出其實是醫藥費,如果一開始選了月退金,突然遇到需要醫藥費用時,卻又無法轉為一次領,反而出現有筆救命錢在那,政府卻不給領的荒謬情況。因此,制度上有更開放的可能。

最佳決策:讓自己決定怎麼動用退休金

{DS}

原本以為自己適合請領月退金的人,在有資金需求時反而在勞退帳戶空有餘額卻無法動用。這種情況下,無法考慮未來的不確定性,退休時就被迫進行二擇一而且不可變更的選擇,最理想的選項就是乾脆把選擇權留在自己手上:請領一次退休金。

一次退休金的處理

一次領到一大筆退休金,當然會衍生許多問題,例如不知道如何理財?怕這筆錢被心懷不軌的人騙走?不過這些問題都有理想的解決方法,至少比需要一筆錢卻領不出來還容易解決。

以不知道如何理財來說,從工作開始到退休,有相當長的時間去學,就算快要退休了還沒學,退休後花一點時間把理財知識學起來也是很值得的投資。

怕這筆錢被騙走或被小孩覬覦,也可透過年金保險或銀行信託等方式處理。例如買年金保險,可自己決定年金的額度,急需用錢時也可用保單借款取得資金。而信託,也可以約定平常以年金方式定期給付,但在大額醫療費用部分則可約定全額支付,甚至委託銀行處理安養機構的費用,即使自己健康與意識情況不佳,也能過得有尊嚴。但前提是帳戶資金要夠,對銀行也要夠信任。

月退金請領的配套方案

或許算起來月退金會比一次退休金可以領到更多,而且也可以省下不少擔心退休金被騙、被搶的困擾,但固定領月退金其實就是把退休金控制權放在別人手上,我會建議要先準備好配套方案。

{DS}

例如,自己應該要有一筆足夠應付大額醫療費用的存款。此外,月退金並不是讓勞工可以領到去世為止,而是在平均餘命84歲之前就會把所有帳戶的退休金都領完,因此也需要針對84歲之後不再有月退金可領預先做準備。原本勞退制度針對這部分有延壽年金的設計,不過在修法後也已取消。換句話說,活太久的問題就需要預先準備。

年資不滿15年也應開放可請領月退金

許多人不見得像過去一樣可以累積到足夠年資,有的人可能出國工作很長一段時間,勞退的年資不見得有15年,又例如越來越多人在受雇者與自雇者身分之間不斷轉換,所以即使工作年資很長,勞退所承認的年資卻可能不夠,但對這些人來說,卻只因為年資不足而只能請領一次退休金,也不太公平,相對也要開放他們請領月退金。

勞退新制十年回顧

勞退新制實施已經十年,還有許多有待改進之處,甚至隨時代改變,先前覺得合理的措施已逐漸不合時宜。除了政府應更積極調整政策,勞工也應隨時了解自己的退休金制度是否有什麼不足之處?可以的話盡量提前做準備,以免快退休才發現問題,想準備卻已來不及。

延伸閱讀:
1、月薪35K、工作3年,老闆已經替你存了將近8萬元退休金!快去查詢自己的「勞退專戶」
2、我是否應該自願提繳6%的勞退金?

作者簡介_Buffettism (李柏鋒)

從最新的財經時事和民生政策出發,從中發掘正確的投資與理財觀念,並且以統計數據為基礎,相信即使是小資族,也能擁有投資理財自主權,決策可以有所依據,而不是人云亦云。作者李柏鋒,經營「USA STOCK」財經部落格,討論指數投資、價值投資等各種投資哲學與資產配置方法,現為線上課程《小資族理財的第一堂入門課》講師與「ETF投資學院」創辦人。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