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中國近來互動漸趨熱絡,關係似見回暖。但中國學者多認為,拜登政府對中國的基本思路和態勢沒變,且明年是美國總統大選年,政治人物往往透過攻擊中國撈取政治資本,中國要做好心理及政策準備。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將於26至28日訪問美國,被認為是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1月中旬赴美出席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峰會與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的「拜習會」鋪路及前置作業之舉。
此前,美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加州州長紐松(Gavin Newsom)先後訪中;美中財政部副部長級官員24日舉行中美經濟工作組首次會議;美國國防部也證實將派員參加「北京香山論壇」;而習近平今天則在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年度宴會致賀信中提到,中國願與美國妥善管控分歧。上述都被認為是美中關係趨緩的跡象。
但中共外圍官媒環球時報今天報導,中國學者普遍認為,雖然中美互動出現了不同領域的快速恢復,但美國對中國遏制的態勢並沒有出現根本性改變。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刁大明表示,美國近來一方面從自身利益出發表示願意溝通,加強某些領域與中國的合作;另一方面,美國對中國戰略競爭和打壓遏制的態勢卻沒有根本性變化。
他指出,儘管透過對話,中美關係可以維持基本穩定,但要想讓中美關係重回正常軌道,仍需美國「務實理性地」調整對中國的認知。
報導引述中國社科院美國問題專家呂祥稱,美國這種「兩面性」是其「一貫表現」。為了維持霸權,即使在最需要合作時,美國也會對中國製造各種摩擦。不過,中國始終沉著因應美國的「兩面伎倆」,而美方也了解中國的紅線在哪裡。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表示,最近一段時間,中美之間的頻繁接觸緩解了先前僵冷緊張的氛圍,但拜登政府對中國的基本思路和態勢並未改變。
吳心伯認為,明年是美國的總統大選年。每到大選年,「美國的政治會變得很瘋狂」,「一些政客」往往透過攻擊中國撈取政治資本,因此中方要做好心理和政策上的準備。
延伸閱讀
美中晶片戰加劇!輝達:新禁令提前生效
美國限制晶片出口,輝達重傷,華為或成唯一贏家!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