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計總處最新國情統計通報指出,2020年底台灣每戶財富(購買力平價,PPP)為79.8萬美元,持續成長;若以2019年的成績、每戶財富76萬美元與OECD會員國相比,台灣排名第3,且優於亞鄰國家南韓及日本。
主計總處指出,2020年底台灣的家庭部門「平均每戶」資產負債淨值(不含人壽保險及退休準備,簡稱每戶財富)依新台幣計算為1263萬元,較2019年底增加62萬元或5.1%,主因是金融性資產淨值增55萬元。
若按購買力平價(PPP)換算為美元,2019、2020年台灣每戶財富分別為76萬美元及79.8萬美元。
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處長蔡鈺泰說明,不同國家有不同的貨幣,如果直接比較商品價格,沒辦法顧慮到各國物價水準的差異,PPP能夠更精確呈現不同貨幣的實際購買力,知名的大麥克指數(Big Mac Index)便是採用PPP的概念。
值得注意的是,以台灣2019年的成績與OECD會員國(38國)及夥伴國(3國)相比,台灣每戶財富為76萬美元,不只高於OECD國家中位數25.5萬美元,且排名僅次於盧森堡的94.1萬美元、瑞士的86.2萬美元。
在42個國家(含台灣)中,台灣排名第3,優於亞鄰的南韓(第14名、36.2萬美元)及日本(第 20名、29.5萬美元)。
至於美國排名第4、每戶財富68.5萬美元,英國排名第7、52.4萬美元。
國人常常大嘆「薪情差」,但以PPP計算的每戶財富竟能創下OECD國家排名第3的成績,蔡鈺泰點出兩大關鍵,一是台灣物價長期低於國際平均水準,二是此統計是指「財富」,相較歐美國家,台灣人更有儲蓄概念,不論金融投資、定存或是購買房地產,都是累積財富的作法。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