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新聞

英特爾(Intel Corp.)雖傳出已跟台積電(2330)、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商談過委外代工事宜,然而對於改善自家生產能力,英特爾依舊抱持一絲希望。

彭博社8日尾盤引述未具名消息人士報導,距離預定的計畫發表日僅剩下不到兩週,英特爾雖面臨製程接連延宕的窘境,卻尚未做出最後決定。英特爾向台積電委託代工的任何元件,最快2023年才會上市,且會基於早已被台積電其他客戶採納的已建製程。另一方面,英特爾、三星的協商則尚在初步階段。

英特爾8日尾盤聞訊一度翻揚上漲0.65%,但終場仍下挫1.03%、收51.65美元。台積電ADR 8日開盤不久即刷新歷史盤中高(126.30美元),但呈現開高走低態勢,終場下挫2.26%、收118.69美元。

激進避險基金Third Point LLC執行長Daniel Loeb去(2020)年12月曾在寫給英特爾董事長Omar Ishrak的信中呼籲,英特爾應探索一些策略性選項,當中包括是否該繼續維持整合元件製造廠(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r, IDM)的現狀,別再繼續將IC設計、生產作業一手包辦,或是考慮處理掉失敗的併購案。

英特爾若能分拆設計與製造單位,有望藉由委外代工,以較低的成本生產效能優越的晶片。不過,出售工廠、甚至接受更多晶圓代工業務,卻可能面臨挑戰,因為這些工廠是專為英特爾自家的製程技術設計,並未採用業界標準。

Seeking Alpha報導,英特爾計畫2021年1月對外更新營運策略,可能會跟第4季財報一併公布,或獨立舉行說明會。

英特爾執行長Bob Swan 2020年10月23日接受CNBC電視專訪時曾指出,展望2023年,該公司必須決定究竟要自行打造次世代產品、抑或是委外代工,或兩者同步進行。

Swan表示,接下來幾個月,英特爾將評估對2023年的產品而言,究竟甚麼才是正確決定。英特爾會透過一系列的標準來評估,首先是產品日期的可預測性(對客戶極為重要),第二是產品的效能、這攸關製程,第三則是如何在產品委託第三方晶圓夥伴代工之際,保留自行設計、打造產品的基本優勢。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資料來源-MoneyDJ理財網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