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

環顧歷史,每8~12年新科技的創新,總會形成一個循環和主流產業,世界的工廠也會跟著遷移(詳見表1)。

在20世紀時,先是日本以汽車、家電及半導體業,在1980年稱霸全球;接著美國在1990年代推出的電腦、網路科技,引爆全球經濟成長榮景,但在2000年時,因美國科技產業過度投資產生危機,引爆「Y2K(千禧蟲危機)高科技泡沫化」,拖垮全球經濟,之後2001年,全球經濟主導權由西方世界的美國,轉移到東方世界的中國。

中國從1978年開始經濟改革,當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重創亞洲各國之際,中國卻快速崛起。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運用廉價的勞力、便宜的土地和優惠的財稅制度,吸引全球企業前往設廠,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製造工廠。

與此同時,台灣也在2000年舉辦總統選舉,由民主進步黨的陳水扁當選,實現首次和平政黨輪替。而即使政黨輪替,對中國投資政策卻更大幅度鬆綁;中國也因為2001年加入WTO後,對外資更為開放,台資企業也紛紛西進中國投資。在這個階段,你如果有膽識勇闖中國賺到了錢,就是走路有風的「台商」。

2009年行動裝置加上4G產業引領全球經濟,美國又重新奪回全球經濟的主導權。2018年起,時任美國總統的川普(Donald Trump)為了防止中國坐大,挑戰美國霸權的地位,雙方衝突不斷,由貿易戰打到科技戰,再到南海軍演,即使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未見曙光,這些衝突仍會一再發生。而台灣在這些衝突中,都居於關鍵角色。

在貿易戰方面,台商早期到中國經商,雖然工廠在中國,但最重要的關鍵技術都留在台灣。中美貿易戰拉高關稅,台商被迫遷移到東南亞,對中國生產力造成一定程度的壓力。

台灣半導體聚落完整
成為美中科技角力戰場


在科技戰方面,決戰點是在半導體產業,台灣半導體聚落完整,供應鏈綿密。美國要求台積電(2330)到該國設廠,為的就是要掌握最關鍵的技術。中國欠缺IC(積體電路)的矽智財、設計和高階代工,這是台灣的強項,中美都積極拉攏台灣。

在軍事方面,南海風雲詭譎多變,中國進行奪島演習,美國派航母群巡弋南海,台灣也加強東沙群島的戰力。中國若是想要由陸權國家擴展成為海權國家,必須突破第一島鏈(詳見名詞解釋),美國當然不樂見此一形勢,台灣居於咽喉要地,為兩強必爭之地。

名詞解釋_第一島鏈

第一島鏈指東亞的海岸線,往東向太平洋島嶼,北起日本群島、琉球群島、中接台灣,南接菲律賓、大巽他群島至紐西蘭的鏈形島嶼帶之間的廣泛海域。

2019年起,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強推「送中條款」(全名為《2019年逃犯及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協助法例(修訂)條例草案》)和香港《國安法》,當香港《國安法》通過後,這個由英國建立的資本主義保護傘就消失了,香港的財團、企業、金融機構和有錢人加速離開香港。本次中共20大(中國共產黨第20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上,「共同富裕」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一部分,再次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外資和有錢的中國人紛紛出走海外避難。

近年來,全球產業分工出現重大變化,不再只是要求降低成本,而是要求供應鏈的安全。除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全球供應鏈中斷外,中美貿易戰、俄烏戰爭,以及兩岸關係緊張,都讓歐美國家和企業意識到地緣政治,可能危及產業生存。

台廠分散生產布局
東南亞地區成為首選


國際大廠為了要確保原料和關鍵零組件能穩定取得,尤其台海危機凸顯出西方對台灣半導體過度依賴,因此歐美企業不但要「去中國化」,供應鏈還要「減少對台灣地區的依賴」,因此要求台灣的電子代工廠和零組件廠,必須到中國和台灣以外的地區設廠,東南亞地區就是台商的首選。

美中貿易戰,美國將部分中國企業列入出口管制名單,牽動全球供應鏈重整,台商被迫另覓中國以外的生產基地。科技大廠這2年更是大舉前往印度、越南、印尼與泰國大擴廠,滿足客戶的要求。雖然東南亞供應鏈仍然不完整,但台商分散生產布局已是不可逆的趨勢。不只「電子五哥」英業達(2356)、和碩(4938)、廣達(2382)、緯創(3231)和仁寶(2324),前進東南亞與印度布局的腳步不停歇,其協力廠商也被迫前往設廠。

2022年11月,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首席亞洲經濟學家陳艾亞指出,未來10年將是印度的黃金時代。摩根士丹利預測到2027年時,印度將成為第3大經濟體,其GDP(國內生產毛額)將在未來10年從目前的3兆4,000億美元增加1倍多,達到8兆5,000億美元。印度每年的GDP增量將超過4,000億美元,這一規模僅次於美國和中國。

2001年~2008年,中國引領全球經濟成長,這段期間「金磚四國」(編按: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基金漲幅驚人。2009年~2022年,美國的行動裝置帶動全世界產業革命,行動裝置要求「輕、薄、短、小」,半導體產業躬逢其時,這段時間買進美國或半導體的基金和個股,保證賺得盆滿缽盈。接下來是東南亞成長最快速的10年,投資人可以買進東南亞和印度基金,獲利可期。

延伸閱讀
投資「東協基金」目前賠錢要贖回嗎?夏韻芬:不必急著賣出!
強勢美元席捲全球

小檔案_張真卿

學歷:國立成功大學統計系、美國奧克拉荷馬市大學財管碩士
經歷:銀行國外部外匯交易室資深交易員
現職:上市公司董事長特助、台中科技大學講師
著作:《外匯投資初學指引》、《十五天學會外幣買賣》等六十餘本著作

作者簡介_Smart 智富月刊

《Smart智富》成立於1998年,提供股票、基金、期權、黃金、外幣、債市、房地產、保險、退休規劃、消費觀念等投資理財領域的知識、情報與課程服務。旗下產品有台灣發行量最大的理財月刊-《Smart智富》月刊、排行榜常勝軍-《Smart智富》密技雙月刊、《平民股神教你不蝕本投資術》《權證小哥教你十萬變千萬》等財經暢銷書,以及DVD、課程講座、大型論壇、facebook等,全方位服務投資族群需求。

網站:Smart 自學網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