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許多人說,現在就是要投資ETF,再問為什麼ETF好?往往得到的答案是不知道,或者是大家都這麼說,甚至也有人認為ETF就是指數型基金。如果連自己所要投資的標的都不是很清楚,想要獲利就會很困難。基金、指數型基金及ETF本質上都是基金,只是管理及交易方式不同而已。想知道這些產品有哪些不同,就得先徹底了解基金。
基金是為不懂投資的散戶而設立的,基金必須透過投資信託公司發行,集合了投資人的資金,經由基金經理人建構投資的資產組合,簡單說就是代為操盤,而基金公司從中收取應得的費用。雖然基金公司收取了多少費用,網路上都可以查得到,但很少投資人清楚這一塊,因為基金公司直接從基金淨值扣走費用,當然也不會給收據,所以投資人不知道痛。被收走的費用愈多,當然獲利就會少愈多。
另外,資金雖然是交由基金公司幫忙操盤,但所有權還是屬於投資者的,投資者只是將資金信用託付基金公司管理,萬一基金公司發生倒閉情形,也不用擔心投資會血本無歸。實務上,基金的買賣都是透過保管銀行的專屬帳戶,基金公司只負責發出買進及賣出指令,這也是基金費用中有一項「銀行保管費」的原因。
{DS}
接著就是該如何評鑑基金優劣?基金表現得好不好往往跟經理人操盤有關,通常會以評比指數或稱對比指數來比較。例如投資台股的基金,都會跟台灣加權股價指數的績效比較。而投資美股的基金,幾乎都會採用美國標普500指數作為標準來比較。也就是說,基金並不是有賺錢就是表現好,虧錢就是表現不好,而是跟同時期評比指數的報酬率相比較。例如某檔基金最近10年累計報酬率126%(年化報酬率8.5%),但同時期評比指數的累計報酬率為148%(年化報酬率9.5%),這檔基金雖然也賺了不少錢,但績效卻比評比指數還要差,是不及格的操盤;反之亦然。例如受到這次疫情的影響,雖然基金淨值虧損了,但只要虧損的幅度比評比指數少,就是不錯的表現。
再來就是了解基金費用率那麼高的原因。雖然每檔基金都有一位經理人,但當前投資環境複雜的程度並非一位經理人承擔得了,基金公司會成立投資管理部門,蒐集及分析市場及產業發展狀況,協助基金經理人做最好的投資決策。在這樣管理體系的架構下,需要有龐大資金做後盾,這才是基金的費用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基金的績效用指數來評比,而且能贏過指數的基金不是很多檔,既然這樣為何不直接用指數的布局就好?還可以省掉很多基金費用。於是,在1972年美國推出了第1檔指數型基金,追蹤美國道瓊工業指數。指數型基金跟一般的基金沒有兩樣,只是指數型基金的經理人不再負責操盤,而是按照所追蹤指數的權值股布局。這樣的投資方式,基金的管理費大幅縮減。因為指數型基金經理人只是按照指數被動操盤,所以又稱為被動式基金,而一般的基金就稱為主動式基金。
透過證券交易所買賣
降低手續、信託費
指數型基金雖然大幅改善了費用率,但畢竟還是一檔基金,買賣方式跟基金沒有不同,手續費及信託費都跟一般基金無異,尤其是基金只能透過基金公司、銀行、券商及基金平台代銷,中間又被剝削不少了手續費及信託費。要是基金的受益人憑證可以跟股票一樣,都在證券交易所買賣,那不是方便許多嗎?而且可以買到多少單位也不用等盤後才知道,直接在股市開盤期間就可以買到所要的單位數。
於是市場上就出現了ETF,簡單說就是掛牌上市買賣的指數型基金。1993年美國發行了第1檔追蹤標普500指數的ETF,讓指數型基金往前邁了一大步。ETF在台灣的正式名稱為「指數股票型基金」,直譯英文名稱Exchange Traded Fund,為「證券交易所買賣的基金」。基金在證券交易所買賣後,融資、融券及零股買賣都變得可行了,簡單又方便。
元大投信有發行1檔追蹤台灣50指數的元大台灣卓越50的基金,而且將這檔基金掛牌上市買賣,所以就有了證券代號0050,買賣方式都跟一般上市企業股票沒有兩樣,所以0050才稱為ETF。例如在台灣證券交易所買到1張2330的股票,就是買到1,000股的台積電,若是買到1張的0050,就是買到1,000單位的元大台灣卓越50基金。
ETF既然在證交所交易,價格就會跟股票一樣隨著市場波動,而基金所持有的個股又是分開交易的,所以元大台灣卓越50基金的淨值跟0050盤中的股價,就會出現價差,市價比淨值高稱為溢價,市價低於淨值稱為折價。折溢價過高,會出現套利機會,套利機制就會讓0050的市價貼近於所連結的基金淨值。ETF的基金經理人的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降低折溢價,也就是減低追蹤誤差。
早期ETF指上市指數型基金,自2008年後也開始掛牌上市主動型基金,但目前ETF都還是以指數型基金為主,主動型基金只占很小部分。基金可分為許多的類別如股票型、債券型及商品類基金等,每種類別又可細分為很多組別。ETF是掛牌上市基金的統稱,並沒有限定特定的基金,所以ETF也有非常多的種類及組別,如股票型ETF、債券型ETF、原油ETF、期貨型ETF、槓桿型ETF及反向型ETF。
所以,ETF就是1檔基金,既然是基金的一種,挑選方式及投資策略就完全跟基金一樣,就這麼簡單。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