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新聞

2020年年底,許多壽險公司紛紛停售有保證給付項目的失能扶助險(以下簡稱失扶險),從2021年開始,市場上可能只會剩下有保費調整機制或不保證給付的定期失扶險。這也使得部分壽險業者轉向推動長期照顧險(以下簡稱長照險)與失智險,以因應保戶長期照護的需求。

一直以來,民眾往往太晚規畫長期照護需求,導致最後因保費太貴而放棄購買,或是轉而選擇保費較便宜的失扶險。但真正能針對年老生活無法自理提供長期照護給付的,其實是長照險,而失扶險則未必會理賠。

根據衛福部之前公布的「老人狀況調查」結果顯示,長期照護需求對家庭帶來的壓力及負荷愈來愈大,有超過67%的老人需要家人照顧,且每日平均需要照顧11小時,每月至少需要3萬~5萬元的照護費用,1年費用高達60萬元,若以長期照顧平均時間約7年計算,照顧總金額至少需要420萬元,而這還不包含其他醫療花費。

所以民眾一定要及早規畫完整的長期照護保障,否則過去辛苦累積的退休資產,很快就會因長照需求消耗殆盡。

雖然有「保證給付」機制的失扶險恐將絕跡,但市場上仍有不同的保險商品可選購:像是長照險,理賠條件是符合「生理功能障礙」或「認知功能障礙」的其中之一,在需要由他人照顧的保障上相對完善,不過也因此在保費上較失扶險來得高。

建議民眾,若擔心保費負擔過大,最好及早規畫,以拉長繳費期間、減輕保費負擔。若想選擇其他的類長照保單,例如特定傷病險、重大傷病險等,則需要注意該保險的理賠範圍是否有包含老化失能或因失智、癌症等需要長期照護的病症。

除了傳統的長照保單外,近期業者也推出專門承保失智、阿茲海默症與帕金森氏症的照護保單,或是與服務結合的長照實物給付保單,未來保險給付將不再限於醫院,還會納入健康管理與醫療照護服務等,這些保險商品都能協助民眾因應長照風險。

另外,「預防勝於治療」,還有健康管理外溢保單,透過行動裝置以及物聯網與民眾互動,從健診、生活飲食、運動等各面向進行預防醫療,提醒民眾進行健康管理,降低長照風險。

各種保單均有其特色,而不論選擇哪一種保單,多了解保單內容,並且及早開始規畫,才是建構長期照護保障的最核心關鍵。

延伸閱讀
善用政策與保單 減輕長照負擔
每3秒就有1人失智,該如何規畫失能扶助險?每月扶助金至少為月薪2倍較安全

作者簡介_Smart 智富月刊

《Smart智富》成立於1998年,提供股票、基金、期權、黃金、外幣、債市、房地產、保險、退休規劃、消費觀念等投資理財領域的知識、情報與課程服務。旗下產品有台灣發行量最大的理財月刊-《Smart智富》月刊、排行榜常勝軍-《Smart智富》密技雙月刊、《平民股神教你不蝕本投資術》《權證小哥教你十萬變千萬》等財經暢銷書,以及DVD、課程講座、大型論壇、facebook等,全方位服務投資族群需求。

網站:Smart 自學網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