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

自2月以來,美國總統川普火速簽署近20項「關稅」行政命令,單方面強硬重置全球經貿體系與產業供應鏈,不僅引爆國際間強烈批評,更打亂投資市場的多空循環!

川普雖想藉關稅戰,以挽回美國偉大榮光;但政策時斷時續、採取非常規的定價公式,讓人難以預測,遑論評估對各資產與企業的最終影響,全球市場大失投資信心!

到底川普為何要打關稅戰?要在僅有4年的任期內挽救美國的財政與債務危機、為要重振美國老大地位,他便再度搬出前一次任期用過有效的政策──提高關稅來「洗大澡」,亦即把美國長期累積的巨額債務、貿易赤字、美國製造流失等問題一次洗乾淨。

雖然,川普「今天說的,明日不算」令人詬病且無法適從,但他對自設的KPI(關鍵績效指標)可是使命必達。而歸納多位受訪專家看法,川普有5大目標,(1)債務、通貨膨脹同步受控,有空間降利率,減少利息支出,穩定經濟;(2)建立進出口對等原則,防止貿易過度逆差;(3)製造業重生、提升就業率,但避免低附加價值製造而引進高端技術製造;(4)重置全球供應鏈,至少要能美、中及非美中系統三分天下;(5)保持政策的靈活性與可變性。另在短期上,多少也在為2026期中選舉爭取選票。

但這並不是川普第一次打關稅戰,對於關稅戰會產生的併發症,他也會有因應的配套措施。經專家歸納與預期,將會(1)低油價、(2)降利率、(3)弱美元,及(調股價)等4大措施,對後續投資布局影響最大。

上述措施為在穩住美國經濟,好讓川普能放手對外大打關稅戰。但川普會打到什麼程度?「直到他覺得美國安全為止。」王友民說,但時間也應不會太長,因為各國政府和企業都有經濟壓力,股市更撐不了太久,所以他預估,關稅議題至多3到5個月就應該要落幕。

「目前已有企業的美國產品線已暫停出貨,以在地庫存支應2~3個月。第2季許多企業的營收可能明顯下跌。」曾任法人冠軍操盤手的專職投資人黃嘉斌說,在風險去化前,還是一動不如一靜,投資上不宜躁進。

「現階段,就先儲備好現金!」是多位受訪專家的共識,但投資不躁進,功課仍要先勤做預備。整合專家們的看法,可鎖定3方向做預備,即(1)長天期債後勢看漲,若擔心短期波動可選3優短債(2)可挑選3類股,即防禦配息型、在地產製績優型;以及(3)替代性低的高階技術型。

上述策略,一來能抵禦接下來市場波動,二來在風險中或降息期間,債券部位有賺資本利得機會,還能將獲利轉進股價下修的股票資產,等待股市回升再賺一波。更多內容,請詳見《Smart智富》月刊321期封面故事報導。

本文獲「Smart自學網」授權轉載,原文:封面故事搶先讀◆川普關稅戰再起!投資人該如何避險與布局?

延伸閱讀
封面故事搶先讀◆及早開始投資計畫 因應超高齡社會
封面故事搶先讀◆從家道中落到8位數資產 他如何靠自學逆風翻盤?

作者簡介_Smart 智富月刊

《Smart智富》成立於1998年,提供股票、基金、期權、黃金、外幣、債市、房地產、保險、退休規劃、消費觀念等投資理財領域的知識、情報與課程服務。旗下產品有台灣發行量最大的理財月刊-《Smart智富》月刊、排行榜常勝軍-《Smart智富》密技雙月刊、《平民股神教你不蝕本投資術》《權證小哥教你十萬變千萬》等財經暢銷書,以及DVD、課程講座、大型論壇、facebook等,全方位服務投資族群需求。

網站:Smart 自學網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