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理財

● 小資族存千萬的可能性
● 每月到底存多少才夠
● 時間複利的威力
● ETF投資的風險與注意事項
● 介紹其他可以搭配ETF的理財工具

2025年基本薪資,從原先的2萬7,470元漲到2萬8,590元。這對於在外打拼的小資族來說,生活上仍有相當大的負擔。扣除掉房租、基本開銷、水電費等雜支,剩下來的錢真的所剩無幾。更別說額外撥出一點資金,進行投資。

不過,艾蜜莉會計師認為,儲蓄習慣與投資方法應該從年輕時就開始培養。只要善加利用手邊的資源,即使是月薪3萬的小資族,也能透過合理的投資策略與時間的複利效應,逐步累積屬於自己的財富。接下來,會分成4大主題來向小資族闡述,即使月薪只有3萬,若持之以恆走在正確的投資道路上,有一天也能實現財務自由的可能。

小資族存千萬的可能性

月薪3萬的小資族,要擁有千萬資產真的遙不可及?確實,在短時間內真的有一定的難度,但你一定也聽過「羅馬不是一天所造成的」這也正是投資路上最重要的核心價值。我們時常幻想能一夜致富,而過分投機,然而這些伴隨而來的高風險,可能也會一夕之間灰飛煙滅。對於想實現財務自由的人來說,真正要做的事是持續累積。

但,只有存錢是不夠的,你還需要學習「投資」!在2023年~2024年這2年間,相信你我都有明顯感受到,通貨膨脹所造成的物價飆漲、房價飆漲,萬物皆漲的事實。要避免薪資被通膨吞噬掉,最簡單的方法除了增加本業收入,再來就是「投資」。

至於要投資什麼?峰哥分享最直接的就是參與台股的大盤指數,回顧過去2年(2023年~2024年),台股大盤指數從最低點的1萬4,001.97點,漲到2萬3,035.1點,含息報酬約7成。

若是能在過去的這2年加入大盤指數,並靠著時間複利、股息再投入,且堅持不受短期外在因素的影響,每月定期定額投入一定的金額扣款,或許你已經累積出一筆超乎你想像的資產。

每月到底存多少才夠

到底每個月要存多少錢才夠?這想必是每個人心中的疑惑,先說結論:沒有一個標準答案,完全取決於自身的收入狀況、個人開銷而定。艾蜜莉會計師提供了一個簡單的公式,讓讀者先快速檢視自己目前的資金分配,是不是有效率的使用每一分錢。

可以簡單的將自己的收入切分成3大項,分別為日常開支、緊急預備金、投資理財。

圖1:收入區分3大項目

圖片來源:艾蜜莉會計師

日常開支:房租、交通、水電費、伙食費等必要開銷
緊急預備金:存放於銀行的活存或定存,遇到突發狀況或意外事件需要緊急用錢時(例如:突發的醫療費用、失業、家庭緊急情況等),有一筆錢可以使用而不會求助無門。最低限度建議以「每月日常開支」的6倍來做計算。舉例來說每月的日常開支為2萬元,那緊急預備金最好準備到12萬元。
投資理財:扣除日常開支、緊急預備金,所剩下來的就是拿來投資用。

《緊急預備金&投資理財補充說明》
月薪4萬元,緊急預備金為12萬元(日常開銷的6倍)。若以儲備緊急備用金的第1年來計算,平均1個月要存1萬元作為預備金。第2年後,若備用金仍存在銀行裡,就可以提高投資理財的金額。

4萬元(月薪)-2萬元(日常開支)-1萬元(緊急預備金)=1萬元(投資理財)

時間複利的威力

檢視自身的財務狀況後,簡單計算出自己每個月能投入多少錢進行投資。在進行長期投資之前,必須要在了解時間複利是什麼?時間複利的威力到底多驚人。

複利的概念非常簡單,講白一點就是把「利息」再拿去投資,若套用在股票市場,就是把股利再拿去買股票。

複利公式:最終本金=本金×(1+年利率)^期間

影響複利的3大因素,本金、年利率、期間

本金:這個沒有什麼好討論的,除了是繼承家業或是突如其來的意外之財,大部分的小資族都是以本業收入作為出發點。
年利率:利息與本金的比率。年利率(%)=利息/本金×100%
期間:投入的間越長,複利的效果也就會越高。

假設每個月能投入1萬元,相當於1年投入12萬(定期定額),年利率為8%~10%,靠著時間複利5年/10年/15年/25年來做計算。可以發現,即使靠著時間複利也能實現千萬資產的可能。

補充:大盤長期報酬約為8%~10%,故年利率以此計算。

表1:每月定期定額1萬元,複利計算


每月定期定額1萬元

年份

報酬率8%

報酬率9%

報酬率10%

5年

73萬4,498元

75萬3,176元

77萬2,295元

10年

181萬3,718元

191萬2,030元

201萬6,084元

15年

339萬9,445元

369萬5,071元

401萬9,219元

25年

915萬2,864元

1,065萬9,608元

1,244萬903元

整理:編輯部

ETF投資的風險與注意事項

在歷經2024年ETF熱潮,很多投資人紛紛加入了ETF的行列。但市面這麼多ETF有高股息、市值型、債券型等眾多ETF到底該選擇哪一種?這個答案沒有一定,端看投資人的喜好。

根據2003年~2023年的台股年化報酬,大約9%~10%。若想參與大盤漲幅,但又不懂股票的小資族來說到底該怎麼辦?答案很簡單,直接買指數型大盤的ETF就可以了。不過還是要提醒,投資有賺有賠,還是得要視自己的財務狀況,來做評估。

以下用台灣老牌市值型ETF 0050來分享優缺點,提供給讀者參考。

表2:元大台灣50(0050)優缺點比較

優點

缺點

穩定的長期回報:追蹤台灣50指數,這些大公司穩定增長,提供穩定的長期回報。

產業集中:台灣的股市主要集中於科技產業,若科技股表現不佳,會影響整體表現。

分散風險:投資於50家大企業,相對能達到一定的風險分散。

無法主動選股:作為被動型基金,無法根據市場變化進行調整。

容易交易:可以像股票一樣在交易所買賣,流動性高。

台灣市場依賴:若台股表現不佳,可能對回報造成不利影響。

透明度高:持有的股票清單、比例等資訊公開透明,投資者易於了解。

低股息收益:由於以大型企業為主,可能較少發放高股息,回報以資本利得為主。

整理:編輯部

介紹其他可以搭配ETF的理財工具

除了上述介紹的指數型大盤ETF(0050)之外,市場上還是有很多理財工具。像是數位帳戶的高利活存,基本上也都有5%以上的利息。又或是創造出額外的被動收入,像是自媒體經營、租金收入、儲蓄型保單等方式。倘若上述的方法,對於讀者仍難以實行,艾蜜莉會計師也介紹了一種更進一步的理財方法——適度運用負債來提升自身的資產規模。以企業為例,可以透過向銀行借款或發行公司債來滿足資金需求,而對於個人而言,則可以利用購屋貸款、股票融資等方式來放大資金運用效益。這種理財觀念在會計領域被稱為「財務槓桿」。

然而,艾蜜莉會計師特別提醒,財務槓桿是一把雙面刃,使用財務槓桿雖然能提高資金效益,但若無妥善的風險管理,可能也會放大財務壓力或損失的風險。因此,運用這種策略時務必要審慎評估自身的還款能力與市場波動的影響,確保在追求收益的同時,保持財務穩健,艾蜜莉會計師結合會計觀念與使用情境下的數字解析,將艱澀的財會專有名詞與知識,化繁為簡,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一步步引導讀者運用財務知識在生活理財上,若想再深入了解內容,歡迎點擊下方連結。

本文僅供研究參考使用,無推薦進出之意。投資前應審慎評估、自負盈虧。

更多詳細的精彩內容,詳見<艾蜜莉會計師X峰哥 生活財務課>


延伸閱讀
小資族善用4%法則、定期財務健檢,也能一步步達到財富自由
租房好還是買房好?不背房貸、不買房,可以多存900萬?
月薪3萬小資族如何創造被動收入? 善用被動收入幫自己加薪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