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當你找出行為背後的情緒,便能徹底理解自身財務行為。舉例來說,若你有超額消費的習慣,在仔細觀察後,你會發現自己常常會在難過、憤怒、孤單或驚慌時在網上消費。經過練習,我們便可以找出觸發這類自毀式行為的關鍵,用正面的行為取而代之。此正面行為的目的是幫助我們達成特定財務目標,中斷舊的行為。

最後,可以用影像或實物來強化正面行為。例如,在還清特定比例的債務,或是嚴格遵守預算後,用獎勵犒賞自己。刻意使用這套公式幾次後,你就會發現舊的自毀式財務行為已經被新行為取代,而且成為一種習慣。接下來我們將列出一些自我毀滅式的財務行為。

衝動購物障礙

美國人普遍有超額消費的習慣,衝動購物障礙(compulsive buying disorder, CBD)更加嚴重,是一種購物成癮的精神障礙。CBD是「強迫型、不可抗且失控的購買衝動,會引發經濟困境、負罪或羞恥感,也會對影響到工作或親密關係」。CBD可以被歸類成某種強迫症、成癮症或情緒障礙症。時至今日,CBD依舊是許多消費者研究的主題。網路與網路零售業確實讓購物變得更輕鬆,但這些便利也讓受CBD之苦的人難以擺脫泥淖。

下列問題可幫助你判斷自己是否有CBD症狀:
1.你每天會花多少時間購物?在網路上或實體店選購商品?
2.你會花多少時間去想購物這件事?
3.無法購物會令你感到焦慮嗎?
4.你每週有幾天會收到網購包裹?
5.你是那種只要逛網路商店就一定會買東西的人嗎?
6.你會在買到東西後就結束購物行程,還是稍作休息後再戰?
7.你是否對自己或他人承諾過不會再買東西?
8.你購物後會有負罪感嗎?
9.購物的念頭會影響你的工作、人際關係或專注力嗎?

CBD不是普通的超額消費行為,也不是一種「購物療法」(retail therapy)。如果放任不管,會對人的精神健康、財務狀況與人際關係造成毀滅性的影響。

囤物障礙

我們都在電視上看過囤物障礙患者的家。他們會把用紙箱和雜誌塞滿每一個房間與走道。囤物障礙(hoarding disorder)定義是「囤積在一般人眼中毫無用處或沒什麼價值的雜物,而且無法拋棄這些雜物;家中存放太多物品且雜亂無章,導致本應用於生活的空間嚴重受限;堆放雜物、撿拾雜物、難以拋棄雜物的行為引發重大的障礙與壓力」。當人們因為丟棄已經沒用的物品而感到後悔,或是完全不打算丟棄,很有可能是在拒絕承認自己犯過的錯誤。

近期以囤物障礙為主題的研究都聚焦於此行為的強迫層面,想藉此了解引發此行為的可能環境因素。相關研究發現,強迫型囤物行為其實是由人對金錢的態度引起。此外,也有證據指出,囤物行為通常都是父母造成的。囤物行為會以各種形式出現,有些人會將金錢當成主要囤積物,導致他們無法享受自己的財富與成就。此時,若你懷疑自己或親朋好友有囤物障礙,請盡快尋求專業人士協助。

下列問題可以提升你對囤物行為的意識:
1.你在情感上是否相當依戀物質?
2.拋棄物品的念頭會使你感到焦慮嗎?
3.是否有人提醒你家中堆了太多雜物?
4.購入新東西(例如:衣服、工具、家具等)後,你總是會/偶爾會/幾乎不會/從不會把舊的東西丟掉或捐出去嗎?
5.檢查一下衣櫃和抽屜裡的衣服鞋子,在過去12個月與24個月間,你實際穿過多少件?

為什麼我們不願把堆積在家和生活中的雜物丟掉?研究發現,囤物行為與創傷有關。例如,經濟大蕭條造就了一整個世代的囤物者。有時候,人們之所以堅持留住某樣東西,是因為不願意承認自己花錢買了用不到的商品。我們會捏造各種藉口,來留住自己根本不需要的東西,像是「這東西有收藏價值」「這是旅行的紀念品」「之後會用到的」,甚至是「過陣子就會流行回來了」。這些說法通常都是人們替囤物行為開脫的藉口,目的是逃避承認自身錯誤行為帶來的痛苦。

人會堅持留住自己這輩子幾乎不可能再用到的東西,最主要是因為欠缺斷捨離的能力。購買批發商品時,囤物行為與衝動購物障礙有時會同時出現,我們會告訴自己「這樣買很划算」,或是「一次買多點可以省很多錢」。有時這種購買方式確實比較合理,但如果這種消費模式成為常態,你家也變得愈來愈像好市多,就代表你可能已經養成囤物的習慣了。

延伸閱讀
一直刷到洗腦廣告,愈看愈想買?消費心理學教授帶你了解「單純曝光效應」
想減少非必要消費,卻總不小心衝動購物?從5大因素著手改變,不再為買而買

書籍簡介_進化致富本能的「金錢猛獁象」:7步驟逆轉價值思維,遠離「自毀式用錢行為」,世代財富不泡沫化的金錢腳本

作者:布拉德.克隆茨(Brad Klontz)、愛德華.霍維茨(Edward Horwitz)、泰德.克隆茨(Ted Klontz)
譯者:朱家鴻
出版社:樂金文化
出版日期:2024/05/31

作者簡介_布拉德.克隆茨(Brad Klontz)、愛德華.霍維茨(Edward Horwitz)、泰德.克隆茨(Ted Klontz)
【布拉德.克隆茨(Brad Klontz)】
心理學博士,也是一名財務規畫師。克雷頓大學海德商學院實務副教授、「財務心理學機構」(Financial Psychology Institute)共同創辦人、「您的心理財富顧問管理」(Managing Principal of Your Mental Wealth Advisors)負責人。他因為運用心理學幫助被金錢困擾的人,以及在全美為相關從業人員開發財務心理學創新療法,榮獲美國心理學會創新實踐會長獎。2018年榮獲《財務規畫期刊》(Journal of Financial Planning)頒發的蒙哥馬利—沃紹爾獎,表彰他對財務規畫產業的卓越貢獻。2019年加入CNBC(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金融健康委員會,致力於向民眾推廣財務健康與財務心理學相關的議題。

【愛德華.霍維茨(Edward Horwitz)】
35年來,為個人財務與風險管理產業培養出無數代理人、財務規畫師、財富管理師與消費者。他是堪薩斯州立大學博士、克雷頓大學MBA,也是愛荷華大學金融學碩士,通過多項保險風險管理、財務規畫與應用財務行為領域的專業認證。他目前是克雷頓大學海德商學院經濟與金融系實務副教授,也是企業風險管理專案總監,財務規畫、財務心理學與行為財務學相關專案的開發者兼總監。

【泰德.克隆茨(Ted Klontz)】
克雷頓大學海德商學院實務副教授、財務心理學機構的共同創辦人,也是金融治療協會的創始成員之一。在國際上有豐富的私人教練經驗,擅長排除錯誤、策略規畫,提供建議和顧問服務。

譯者簡介_朱家鴻
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英語學系畢,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筆譯組。現為自由譯者,對文字轉換情有獨鍾,譯有《與時間有約(終極完整版)》《財務自由的條件》等書。

聯絡信箱:mynameisvincent1984@gmail.com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