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理財

應該也是20多年前的故事了。

捷運上有個女子正在發飆,她一進車廂,就對著坐在博愛座上的國中生開噴,男孩被噴體無完膚,連頭都抬不起來。

「你四肢健全,不可能懷孕,身上也沒抱小孩,憑什麼坐博愛座!這邊有個老人你沒看到嗎?我告訴你,學校我記下來了,學號我也抄下來了,你就等著被訓導主任叫去問話。」

女子非常有科學精神,還把博愛座告示牌上的4種身分一一和男孩比對,證明沒有一樣符合。

此刻老人已被其他人讓座,但男孩依舊被女子教做人,這一教就是15分鐘,期間已過了4站。如果這件事延後20年發生,國中生應該就等著被直播公審,家長一夜被肉搜,接著學校被打1顆星。至於女子則會被叫「正義姐」,然後在臉書發表1篇長文:我知道我的口氣不好,我先向小弟弟道歉,但他的行為真的不對....,接著IG會多出2萬人追蹤。

但這一切都沒發生,20年前沒有那麼多通道,可以讓故事溜出去,讓輿論跑進來。大家只是默默地看著這一幕,看著國中生的一下步。

男孩什麼都沒說,他坐在原位,不打算起身,也不打算道歉,從頭到尾都維持同一種姿態。如果女子射的是箭,那他就是用來借箭的稻草人,如果扔的是炮,那他就是用來贖罪的寒單爺。

終於,男孩的目的地到了,女子的攻勢也告一段落。這時候,國中生從書包拿出一疊工具,細看是一組摺疊拐杖。但那不是一般拐杖,而是小兒麻痺的專用臂拐,用來撐在腋下的那種。他熟練地將枴杖組合好,輕輕把書包背回身上,朝對方點點頭,然後吃力地起身,以歪歪斜斜的步伐,一拐一拐地走出車門,把那群人留在身後。

沒有人犯錯,都是善與善的戰爭

這則故事,後來被我放進北醫醫學系的普心課程,拿來談人的「歸因偏誤」與「批判性思考」。也就是說,當一個陌生人出現了與常規不符的負面行為時,我們會比較傾向歸咎於他個人的內在因素(性格、價值觀),而非外在因素(身體傷痛、情境意外)。

至於批判性思考,談的是我們應該去想「他為什麼要這樣?」而不是多踩他一腳,脈絡多於責難。批判性思考,是避免歸因偏誤的工具,也是成為心理師的條件之一。

現在看來,這故事已是尋常的老哏。我記得它大約是出現在2001年,當時各大電子布告欄與轉寄信都能看到類似的情節。以現在的說法,這或許是一篇幻想文,但它讓我在接下來的20多年,都不敢隨便叫人從博愛座起身,因為你根本無從判斷對方的狀況,或是會不會再有另一組拐杖,從對方的背包拿出來。

莫忘博愛座的設立初衷

博愛座的初衷,我認為與「愛心」無關,它的初衷是確保社會福利正在進行,而那項福利要保障的,是當一個人「無法久站」時,能夠屈膝就坐的需求。

既然攸關社福,自然會從寬認定,因此年齡、病痛、孕體、肢障都會被納入考量,這是身份辨識的準則,但是否有需求,端視個人決定。因此對我而言,我比較傾向它是「需求」導向,而非「身分」導向。

類似的觀念,我認為日本的告示牌就做得很到位。因為它寫的是「優先席」,而非博愛座。畢竟它的原廠設定,是讓有實際需求的優先入席,當中需要的不是愛心,而是同理心與社會認知。換句話說,倘若現場有人符合身分,卻無人入坐,就表示車廂內無此需求,優先與否已不存在,因此就理論上,去坐優先席沒有問題,這不需要與道德或愛心綁在一起。

博愛座是一種界線,優先席是一種順序,而座位本來就是給人坐的。

然而它帶來的負面影響,是當下一批乘客進門時,優先席已有人就坐,坐在上頭的人並不符合身分,而有需求的乘客也不敢開口,聲氣無法相通,矛盾順勢而起。

我在日本看過的情況,是每次到站時,優先席上的乘客都會自動起身,待所有乘客上車後,確認無就坐需求,優先席才會繼續坐人。當然,這只是我在日本經歷的片段,並非全貌。而這種默契要成為台灣的全民共識,大概也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很多人會覺得,與其這樣玩蘿蔔蹲,還不如保持站立,讓有需要的人去坐。

這樣的想法,我認為都比「因博愛座有身分限制,而不敢去坐」來得好。起碼座位空在那裡,不是被道德或人情驅離,而是意識到的他人需求不能被無故占用。

此外,日本告示牌還有第2個設計值得借鏡,那就是在身份辨識上,它多了第5種類型,叫做「內在障礙」。牌面上的例子是心臟疾病,但我想也包含了生理痛、暈眩、恐慌症、小兒麻痺等症狀。

總的來說,它代表的是「難以對外人說出口的症狀」,由於這些症狀難以從外觀辨識,可能會造成他人的歸因偏誤,導致有需求的人不敢入坐,或擔心入座後遭人非議。因此這個類別,是很合理的解套方案,它直接排除了歸因偏誤可能帶來的影響。

圖片來源:心理師的腦中小劇場 - 劉仲彬臨床心理師

至於會不會招來像生理假或心理假一樣的風波,很有可能,而這種事總是寧可錯放,也不要縮限。

但我認為,能夠讓座的人,不會只有那2席。博愛座始終是個示範,每個座位都應該是優先席,先坐上去沒問題,然而能觀察到他人的不適,意識到他人的需求多於自身需求,才是起身讓座的精神,同理心的貫徹。

然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困境,不一定要昭告天下,繼續坐著,不該被任意批判,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對方的狀況,人有很多內在狀態難以言明,真正的善意是做更寬容的理解,但不強迫。

就算讓座,也要心甘情願才有意義,不是嗎?

本文獲「心理師的腦中小劇場 - 劉仲彬臨床心理師」授權轉載,原文

延伸閱讀
《山道猴子的一生》紅什麼?價值觀出了什麼問題?心理師:安全感只有自己能給
職場走跳,是什麼讓人覺得適應不良?心理師:造成焦慮憂鬱的主因,大多是分不清「人」和「事」
性騷者多為慣犯!究竟他們在想什麼?一位心理師觀察:通常和這7種心理因素有關

小檔案_劉仲彬臨床心理師

劉仲彬臨床心理師,高雄醫大心理研究所臨床組畢,現為善言心理治療所所長,執業年資逾十年,著有《人生障礙俱樂部》一書,擅於說書勝於說教。

臉書粉絲專頁:心理師的腦中小劇場 - 劉仲彬臨床心理師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