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咪編,今天要繼續來和大家介紹《抓住強勢股 打造股市印鈔機》這本書的第3章<了解產業脈動 掌握布局先機>。作者是40歲前就擁有5,000萬元身價、曾任《先探投資周刊》執行副總編的黃世聰(以下依咪編理解下去編排,可能會與書中原文有所出入,請小心服用)。
黃世聰在這一章提到,他將台股產業大致分成2種類型,一種是「穩定型產業」,另一種則是「景氣循環產業」。而針對這2種不同的產業,必須倚賴不同的判斷方式,分別介紹如下:
類型1:穩定型產業
穩定型產業多與民生消費有關,像是跟食、衣、住、行、育、樂有關的民生概念股,多屬於此類別,此外,電信類股、銀行類股、環保、公共事業等,也是屬於較穩定的產業。由於穩定型產業的股票非常安穩,因此,很適合作為存股標的。至於如何掌握穩定型產業個股的買進時機?黃世聰認為,主要可以透過「本益比」和「股價淨值比」來做判斷。
1.本益比
本益比是投入成本及每年收益的比例,可用來評估或判斷公司股價與獲利潛力。本益比低,代表投資人能夠以相對低價買進股票,回本時間較快;反之,本益比高的股票,投資人需用較高價買進,所以回本時間較長。
一般來說,本益比是愈低愈好,但由於優質的公司通常不會有太低的本益比,故而此時可以參考歷史本益比區間做參考。
2.股價淨值比
金融類股除了使用本益比衡量以外,還要看「股價淨值比」,若其股價淨值比低於同業,就代表股價有低估的可能。
什麼是股價淨值比?股價淨值比是以「公司價值」來衡量股價,若股價淨值比<1,表示目前公司價格低於公司的淨資產;若股價淨值比>1,表示目前公司價格高於公司的淨資產。但要注意的是,不同產業個股的股價淨值比都不一樣,所以最好是和同產業的股票做比較。
類型2:景氣循環產業
景氣循環產業是指行情好壞與原料報價息息相關,容易暴漲暴跌的產業,像是航運、塑化、橡膠、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面板、被動元件等...。
至於如何掌握景氣循環產業個股的買進時機?其實和穩定型產業一樣,也是透過本益比來判斷。但不同的地方在於,穩定型產業是挑選本益比較低的股票,可景氣循環產業剛好反過來,是要買在「沒有」本益比的時候,賣在「有」本益比的時候。
舉例來說,大家都很熟悉的航海王長榮(2603),前幾年都處於虧損狀態,2020年股價最低甚至來到8元、9元(當時長榮的每股淨值是14元),如果要投資屬於景氣循環股的長榮,反而是要買在這個「狀況非常糟」的時候。
黃世聰在書中提到,他早在2019年就注意到長榮了,但因為沒有找到合適的進場點,所以持續觀望。後來,即使2020年8月長榮的股價已經漲一波了,他也還是沒有出手。因為對於長榮這種景氣循環股來說,你不知道它何時會發動,有時候一等就是好幾年。而黃世聰自認為自己不是那種買股後抱股等待好幾年的投資屬性,所以當時並沒有買。
後來,黃世聰是在2020年9月開始進場,當時他除了參考最新原物料報價以外,也檢視了長榮第3季和第4季的獲利,發現業績確實有變好。之後,觀察長榮第3季、第4季的毛利率,也有逐步上升的情形。加上國際動態呈現同步上揚的情形,且貨櫃報價也沒有回檔的趨勢,所以就繼續波段操作。
至於離場的時機為何?黃世聰是在發現長榮的營收成長開始趨緩,也就是營收月增率變小以後,就開始出脫手中持股。其實作者投資長榮這一段,咪編經歷過許多簡化,因為整個寫下來會太長…,不過咪編覺得這一段內容滿精彩的,有興趣了解的人,可以把書找來看一看喔!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小編愛投資線上讀書會
延伸閱讀
買股賺包包!「3檔名牌包股」今年股價下跌35%,你想入手了嗎?
9大「ETF百億金剛」出爐!2檔元老級最受50萬股民青睞-Smart智富ETF研究室
大變局年,6大投資重點一次看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