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有相同情形?每天做不完工作,經常加班,老闆的電話不時響起,可是已經有幾年沒加薪。就算有加薪,那種微不足道的程度讓人心酸,有自取其辱的感覺,心想還不如不加薪來得好。更別說萬物齊漲的此時此刻,每件東西加個5元、10元好像不多,其實漲了10%以上,簡直是變相減薪!
所以很多人都來問我:「我這麼努力,為什麼老闆沒看見?沒幫我加薪?」
我都是這麼回答的:「老闆不是沒看見你的努力,而是沒看見你未來有價值。」
勤於做事,懶於思考
如果老闆沒看見你的努力,老早就請你走路,不會留你下來做事。至於加不加薪,則是另一回事,不能搞混。你的努力是現在式,加薪卻是加在未來的月份,它屬於未來式,而你必須讓老闆看到你未來是有增值空間。問題就出在這裡,多數人都傻傻分不清努力與價值之間的差別,所以做死了也沒用。
昨天晚上我針對高薪技術營的學員,舉辦一場線上團體家教班,事先我有派作業給他們做,全部看過之後,就很明顯看到這個問題,多數人只會努力,屬於「勤奮螞蟻」,所以他們都是加不了薪或是微幅加薪,卻百思不得其解,老是以為老闆的眼睛瞎了,沒看到他們的努力。事實上,他們的癥結所在是不夠懶。
在我的新書《這世界,是留給膽子大的人》裡,談到日本北海道大學曾經有個重要發現,就是螞蟻有2種,多數屬於勤奮螞蟻,我們常看到那種排成一大串走來走去搬運食物的螞蟻,但是我們看不到其實還有另一種螞蟻,因為他們不做事,稱為懶螞蟻。可是等到危機出現,懶螞蟻就出動了!這種情形像什麼?
做事的人都是基層的員工,每天出一張嘴卻不做事的是老闆、主管,他們最閒,常常看不到他們。可是碰到有重大事情發生,主管先出現,再來是老闆,這樣的出場序代表他們在公司的地位。所以做事的人薪水最低,加薪有限﹔而且整天忙於做事,久了就不習慣用腦、不做改變,未來怎麼會有價值?
因此上課時,我問大家,你老闆都要你們做什麼?忙著做事?改變或創新?
結果大家幾乎都說,老闆成天叨念的就是希望大家改變或創新,而不是忙著做事。但是令人不解的是多數人會忽略老闆這個想法,當作耳邊風,整天還是忙著做事,因為做熟悉的事、用熟悉的方法,待在舒適區,可以懶於用腦、懶於改變、懶於創新,未來當然不會有價值,怎麼會有加薪的可能性?
用基層心態,怎麼拿高薪?
我給學員的作業是要寫出近2個月的工作成果,結果寫的全都是執行面的事,無一例外﹔就算在過程中曾經做了一些改變,仍然不會寫到提出什麼策略。而且他們主要是在寫完成哪些工作,而不是寫突破哪些瓶頸,也就是有重點,卻無亮點。最後就會出現有文字的描述,卻看不到有數字的成果。
因此,不論是在大企業或小公司、擔任主管或職員,他們都把自己寫成——基層職員!
我得說,這真的是一個可怕的發現!他們的工作心態都是來做事的,完成工作是終極目標,看不到策略面的思考、看不到管理面的觀點、看不到系統面的突破,一再地一點一滴把自己平庸化,推向庶務型人力。而且這種人的個性都傾向溫和,談到自己在完成工作擅長使用的人格特質不脫這3個:
1.細心。
2.耐性。
3.溝通。
這3個固然重要,然而你去104看求才條件,只會在找基層職缺看到這3個要求,至於主管職缺很少要求細心與耐性﹔就算是要求溝通,也會寫成折衝協調、談判說服,這才是進階的能力與特質。這3個特質代表什麼?你做的是行政、你害怕衝突、你不擅長領導,也就是你是聽話的庶務二科。
上課時,我會問大家,哪種人的薪水比較高,親和力高或親和力低?真心不騙你,每次幾乎一面倒向親和力高的人。這就是嚴重的迷思,學者專家做的研究指出是親和力低的人。因為這種人不怕被討厭、不願妥協,不採取討好的方式,而是想辦法說服你,這才是領高薪要具備的高階人際能力。
5種低薪員工特質
這堂課上到一半,有學員問我:「可是愛炫耀自己功勞的人,我們都不喜歡。」說真格的,我也不喜歡,而且還會反過來懷疑他是否真的具有實力本事。不過你一定也注意到有一種人自我帶入感很強,聊三兩句,自然地就知道他的全部豐功偉業,還覺得他幽默有趣、極具魅力。沒錯,這才是高段的自我行銷,也是我們要學習的對象。
然而,這位學員的問題反映出另一個迷思,多數薪水拉不高的人總是憂心太亮眼會被嫉妒或排擠,這就是害怕成功的心結。要知道成功的另一面,一定是嫉妒﹔但是失敗也有另一面,一定是被瞧不起;至於不成功也不失敗,另一面是不被看見。就看你要選擇被嫉妒、被瞧不起、被忽視,總要站一邊吧!
好,結論來了,在這個中間薪資陷落的時代,薪資發展只會從M型化走向K型化,員工也逐漸會發展成2種:低薪與高薪。當然,我們都希望拿高薪,那麼就覺察自己的低薪思維,看看有沒有這5種心態與行為:
1.只愛做事,不愛動腦。
2.只講完成,不講改變。
3.只是執行,不做策略。
4.只會配合,不會領導。
5.只要人際,不要成功。
當你從庶務二科的思維,縱身一跳到策略思考,不只是做事,也追求改變,並且一定做出成果,最後學會用數字說出自己的亮點,就會找到價值,也幫你老闆看到你的價值,加薪才會有望!
本文獲「洪雪珍粉絲專頁」授權轉載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