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偏好以儲蓄險進行理財規畫,就連政府官員也愛買。一名網友透露,自己「1年存18萬多元的儲蓄險」,經過6年期滿後,逐漸累積第1桶金,直呼「收穫滿滿」,釣出其他人也用儲蓄險達成財務目標,但也有過來人提醒,期滿馬上解約太可惜,如沒有急用的話,還能享有放著增值、作為緊急備用金的好處。
原PO在臉書社團「存錢公社」發文指出,6年前她入手一張儲蓄險,1年約繳交18多萬元,如今終於期滿,直呼「努力收穫滿滿,真的是一分耕耘 一分收穫!」長久累積下來也滾出人生第1桶金,羨煞不少網友,相當佩服她的毅力及堅持。
儲蓄險向來是不少國人偏愛的理財工具之一,就有許多網友看到原PO的第1桶金後,紛紛回應「恭喜,我還要15個月才能存到1桶金」、「比我還猛,我1年10萬初」、「12月我繳完25萬6,000元終於又一張了」、「我也是存18萬元,只是拆2單(6萬元7月已到期,12萬元這個月到期)」、「恭喜你完成目標,未來就能夠靠這筆錢再生更多錢給未來的自己」。
另有網友提醒,「繳滿不代表解約保本,還是要注意看解約金」,引起其他人附和,「昨天也繳了最後一期年繳18萬元的儲蓄險,只是銀行說要隔一年才算期滿」,還有過來人表示,儲蓄險是風險低、兼具保障的理財商品,加上以前的保單利率較優,因此到期馬上就解約會稍嫌可惜,如沒有急用錢的需求,也能放著增值,當作未來的緊急預備金。
不過,也有網友對於儲蓄險提出不同看法,「我以前1年8萬元丟儲蓄險,利息低到爆,到期後全丟股市了,幾週就賺超過儲蓄險的6年利息」、「我繳了4年84萬元辦減額繳清,第5年後,把之後要繳的錢投入股市,1年報酬30%,我慶幸沒有在繳」,但更多人選擇儲蓄險放著不動,達到分散風險的作用,畢竟投資股票有賺有賠,萬一遇到股市大起大落時,至少還有一定的「本」在,不會血本無歸。
市面上理財工具百百種,如股票、債券、基金、保險等商品,可依照每個人的風險屬性進行資產配置,才能穩健達到財務目標;接著是儘管生病、住院、死亡等可透過保單規畫來轉嫁風險,但如是其他臨時的資金需求,就必須依靠緊急預備金,解決燃眉之急,因此在資產配置外,額外規畫一筆緊急預備金也顯得相當重要。
本文獲「好險網」授權轉載,原文:一年繳18萬!她靠儲蓄險6年滾出一桶金 過來人曝2點繳完馬上解:太可惜
延伸閱讀
300萬該拿去投資房產還是買股?他秀出15萬元股利明細:「感謝自己當年的蠢動…」
一對50多歲夫婦:「已有1000萬存款可以提前退休嗎?」內行人建議從3面向解析!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