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錢可以買到多少幸福?
有誰工作不是想賺錢的呢?用收入來選擇工作是很正常的事,總之先從薪水高的職缺開始找起的人,應該不少吧。
但這個觀點也有問題,因為薪資多寡,跟我們的幸福度和工作滿意度幾乎沒有關係。
佛羅里達大學研究「金錢與工作幸福度」主題,使用美國、日本、印度、泰國等各種不同文化圈的數據進行分析,其研究結果:薪資與工作滿意度之間的相關係數只有「r=0.15」。
相關係數是表示2個數據關係的指標,相關係數愈接近1,就愈相關;一般來說,當相關係數為0.5以上時,就能判斷兩者為相關。
舉例來說,大部分人都是順著自己的個性採取行動,就像個性內向的人,不會積極地參加派對;天生好奇心強烈的人,應該會經常到海外旅遊或是去看美術展之類的。
而個性與行動相關性的研究指出,個性與行動的長期相關係數為0.9。人依據自己的個性採取行動,這個看法是真的。
跟這個例子相比,相關係數0.15就非常低,在統計學上可以說是幾乎無關。以口語一點的講法來說就是,高薪資的工作,雖然可以讓工作滿意度稍微提高一點點,但實際上沒有太大的意義。
比賺大錢更容易獲得幸福的方法
在經濟學的領域,曾多次針對金錢帶來的幸福,以及從人生中其他生活事件獲得的幸福進行比較。比方說,收入增加和結婚,哪個讓我們比較幸福?
以下提供幾個具體的研究結果給大家看看:
1.跟感情良好的伴侶結婚的幸福度上升率,比收入增加所得到的幸福度多767%(與年收入從平均值增加到前10%的情況相比)。
2.健康狀況從普通改善為良好時的幸福度上升率,比收入增加所得到的幸福度多6531%(與年收入從平均值增加到前1%的情況相比)。
3.離婚或失業導致幸福度下降的比率,跟年收入減少2/3時幸福度降低的程度差不多。
也就是說,即使努力讓年收入成長到金字塔的頂端,所帶來的幸福度,也遠不及與伴侶結為連理以及健康改善所帶來的喜悅。如果你的目標是從賺錢獲得幸福的話,不如先把資源投注在改善人際關係和健康,因為那樣帶來的效果比較好。
年收入要多少才幸福?
應該不少人都聽過,年收入7萬5,000美元(約新台幣215萬元)是幸福度最高極限的說法吧。
此事實因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康納曼的研究而廣為人知,研究發現當年收入達到新台幣215萬元到240萬元左右時,幸福度就不再成長,呈現持平。
這個數字呈現的意思是,賺超過這個水準,幸福度也不會再往上增加。但實際情況則是,幸福度應該在更早階段就無法再往上提升了。
比方說,針對140個國家計算收入與幸福度的相關研究,得到了以下的結論:收入超過新台幣100萬元到115萬元者,如果想讓幸福度提高5%,就必須增加1倍的年收入。
換句話說,如果你1年已經可以賺到100萬元,就算年收入再增加1倍,可能也只能讓幸福度增加一點點而已。
台灣人平均年收入的中位數約為50萬元(根據2019年主計處公布的數據),從廣義的角度來說,當年收入達到新台幣100萬元到130萬元左右之後,我們的幸福度就很難再往上成長了。
加薪的效果只能持續1年
用錢買不到(只能買到一點)幸福有2大原因。
1.錢增加到一定程度後,邊際效益下降。
2.金錢帶來的幸福,由相對價值決定。
「邊際效益」是經濟學的概念,指的是隨著物品或服務的消費增加,可從中獲得的效益逐漸下降的現象。
這並不是什麼困難的概念,就像是你再怎麼喜歡的蛋糕,第1個吃起來真心好吃,但連續吃第2個、第3個之後,很快就會覺得沒那麼好吃了,經濟學只是用了比較難的概念「邊際效益下降」來表現而已。邊際效益下降是任何文化圈都可以看到的現象,無論生活再怎麼奢侈,我們很快就會習慣,幸福度又會回到原本的基線。
此外,拿年收入來說,加薪帶來的幸福度上升效果,平均只能維持1年。
依據瑞士分析結果顯示,大部分人加薪之後,幸福度會持續上升約1年,1年後幸福度便開始急速下降,過了3年後幸福度又會回到原本的水準。從薪資可以得到的喜悅真的很短命。
從金錢獲得幸福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那個幸福是相對的。年收入增加帶來的喜悅,不是由薪資單上的絕對金額來決定,而是跟別人的薪水比較之後所決定。
比方說,如果你是百萬富翁,但周邊的人都是億萬富翁的話,幸福度就不會增加;假如你辛苦存錢買了1只高級手錶,如果朋友戴著更高級的手錶,你能夠從手錶得到的幸福感就會降低,這個現象在心理學稱為「所得排名理論」。雖然我們經常聽到「不要拿自己跟別人比較」這樣的忠告,但忍不住跟周遭的人比較,似乎是人的本性。
提出這些,並非叫大家不要看薪水找工作。如果條件完全相同,當然是選擇收入較高的工作。年收入在達到新台幣215萬元到240萬元之前,幸福度都還可以往上增加,把資源投注在增加收入上,也是一種人生選擇。
但可能就像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所說的,「要找到比20多歲時有錢10倍的60歲人很簡單,但是卻沒有人說,自己比20歲的時候幸福了10倍。」只追求年收入增加的人生,邊際效益很快就會降低。
既然如此,就不要再為了那幾個百分比的幸福度做得要死要活,把空閒的時間花在興趣上,這也是一種生活方式。一切都由你自己決定。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