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理財

近年來「財務自由」一直是理財類熱門關鍵詞之一,無論是剛出社會的新鮮人,還是正扛著家中經濟重擔的中年上班族,都希望趕快達到財務自由、提早退休。所以靠投資致富、從股市大賺的暴富故事,才會吸引許多讀者的關注,但美股收息專家黃世洽卻直言:「退休規畫是財務準備,而不是投資致富!」

風險比報酬率更重要

到底該準備多少退休金才夠?什麼時候開始準備?退休規畫的基本通則是,先思考幾歲退休,再往前回推你有幾年的時間可以準備?需要準備多少金額?

以現在國人平均退休年齡和餘命來說,退休生活約要估20年以上的時間。黃世洽強調:「國人平均餘命不斷增加,因此退休金中的風險資產不能在退休時就完全歸零,但要以最保守的風險配置去規畫並分批提領,兼顧退休金『存量』和每月『現金流量』。」

很早就透過特別股的固定收益資產規畫退休的黃世洽認為,退休規畫的財務目標是資產安全下穩健增值,而不是追求超額報酬、一夕致富。過去1年多以來的股市大多頭,激勵散戶勇敢衝衝衝,但他提醒,當市場跌5成時,必須要漲1倍才能回本。因此,真正好的投資組合不是能漲多少,而是能控制多少「風險」!

依人生階段風險承受度調整股債配置

人生每個階段有不同收入、花費,承擔風險的能力也不同,在資產累積的過程中,應該要按照承擔風險的能力去調整資產配置,才能提高安全性與效率。

資料來源:moneybar

年輕單身階段,有固定薪水、收入成長性高,可承擔的風險最高,此時的策略應該是追求報酬極大化,配置比例「股多債少」,標的可以鎖定積極成長型的投資工具。

進入中年後,成家立業的負擔重,應該兼顧增值與現金流,開始降低配置中「股」的比例,直到「股債平衡」。

屆臨退休期,可承擔的風險已經很低了。黃世洽看過一些在退休準備上功虧一簣的案例,「有些人就差最後一哩路,因為賭一把後,前功盡棄。」愈接近退休,應該著重在資產的穩定成長,選擇平衡、穩健型的投資工具,而不是想最後賺一把大的,反而把之前攢的退休金賠光。

等到進入退休早期,資產配置應「股少債多」;而退休中後期,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穩定現金流來支應生活開銷,以債券等固定收益為主。

「控制風險」是退休規畫中最重要的一環,根據不同階段可承擔的風險去做投資商品的選擇、配置,才能兼顧退休金的「存量」與「流量」,方能安穩退休。

本文獲「moneybar」授權轉載,原文:退休規畫的迷思,忽略這點,退休金就白存了!

延伸閱讀
退休月領3萬養老,有多難?特別股結合股債特性、波動低,複利報酬率上看6.4%
想好命退休,要先準備1000萬?做對3件事,沒薪水也能錢滾錢,重點是要「提早開始」

作者簡介_moneybar

moneybar是財經商業社群網站,幫助你實現財富自由,快樂退休。我們打造「個人化」財商FQ知識,提供:國際金融資訊、台股及ETF投資趨勢、高手實戰經驗。追蹤我們,提升你的 「資」識力,成為投資高手!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