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回,我在社團裡頭提出大家感興趣的「財商」主題,針對日前票選出來的投票結果,今天先來聊聊很多人好奇「ETF和金融股如何做選擇?」
其實這問題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怎麼說呢?
答案是:取決在於你必須先知道,你是屬於哪一種投資人?以及你對投資的想法?
任何一種投資商品都有好有壞以及風險,適合自己的投資標的,就是最好的選擇,唯有自己認同,才有辦法繼續紀律執行,堅持投資下去,投資這條路,是一條孤單卻又必須堅持到底的一條路。
腦力激盪讓我們有更多的「看見」
最一開始我們認為,投資ETF是一件最佛系的投資標的,卻沒想到ETF的投資標的,為此,我還特別參加美股以及ETF的課程,經過了解之後,發現國內外投資標的真的滿多的,而且跟個股一樣,有各自的擁護者,看的我眼花撩亂。
後來把這個問題「ETF和金融股的選擇?」拿出來跟兩個孩子討論。這段時間,我們討論很多次,因為孩子們總有辦法提出很多問題,甚至有些觀點及討論的角度,透過腦力激盪讓我們有更多的「看見」,過程中引發我們許多的想法。
投資的思維不一樣
以我個人的看法,2種不一樣的投資商品,投資的思維其實真的不大一樣。前陣子我們提前達成1,000張金融股這個大齒輪目標,因為要思考的是「小齒輪」的投資標的,過程中也跟悟天討論得非常熱烈,其中先分享我們跟孩子討論出來的結果,兩樣商品各一票。
說白了不就是青菜蘿蔔更有所好,提供孩子們的想法跟大家交流交流。
適合自己的投資標的就是最好的選擇
兒子認為「既然敢把錢存在銀行?何不當銀行股東」,「金融往來」是特許行業,不管景不景氣,各行各業都需要跟銀行往來,因此也算是一種民生必需用品,加上兒子天生對金錢數字比較敏感,所以兒子選擇,依據SOP倍數表來決定買入的金融股標的(補充說明:<為什麼鍾情於金融股?單壓一隻不怕嗎?>)。
女兒生性較節儉,之前還在學校上課的時候,明明每天都有給她餐費,但她還是會選擇在家吃飽之後再出門,至於省下來的餐費,她還可以運用拿去買她喜歡的書籍或東西,由於目前正處於非常關鍵的高二,實在沒時間研究投資標的也沒空管什麼基本面,她對投資的想法,有錢就買,因此自去年開始,女兒投資策略已經從金融股改為買ETF。
總結:任何一種投資商品都有好有壞以及風險,適合自己的投資標的就是最好的選擇,唯有自己了解自己為何而買,這樣才有辦法繼續紀律堅持,投資是條孤單卻又必須堅持到底的路,自己選的路,就算斷了腿,想辦法爬也得想辦法爬完。
為什麼最後決定繼續運用SOP倍數表?
我們最初小齒輪的投資標的是傾向ETF,為什麼最後來個大轉彎,決定繼續運用SOP倍數表,找出合適的投資標的?原因如下:
1.找不到ETF買賣的價格
因為無論是60元,80元還是120元都都是合理的價格,因為我估算不出實際上真正的買賣點。
2.沒有一檔ETF完全符合我們的喜好
投資標的也很多,最初我們篩選出幾檔ETF,每一檔ETF裡頭,總能找出幾檔不喜歡的公司,但沒有一檔ETF完全符合我們的喜好。
3.自組ETF跟我們的理念不符合
為此我們也曾想過要自組我們專屬的ETF,但我發現自組ETF需要投注的時間,意味著要管理以及涉略的領域會愈來愈多,與我們目前對於「優雅存股族」的理念以及生活型態較不符合。
4.將選擇權交給別人,這是我要的嗎?
前陣子某一檔老牌子的ETF,航運股上位變成ETF裡頭的成分股之一(請不要誤會,我個人對航運股沒有特別的想法)看到那則新聞的當下,突然覺得買入ETF,似乎意味著我將自己的選股策略及選擇權交給別人,那麼這是我要的嗎?
因此最後我們決定把「選擇權」拿回自己手裡。
5.留在自己熟悉的能力圈
綜合以上4點,最後我們選擇留在自己熟悉的能力圈,誠如我在<為什麼鍾情於金融股?單壓一隻不怕嗎?>這篇文章裡頭提到的部分觀點,金融業掌管的是錢,如同一家公司的財務長又是特許行業,必須透過「政府核准」且符合資格才可以運營,以台灣為例,不是有錢就能馬上開銀行(就跟醫生需要執照的道理一樣)。
經過層層把關,因此相較於其他產業,成立銀行的門檻相對較高且條件較複雜,被取代的機率較低,過程中都會受政府機關監管,因此整體投資風險比成長型股票風險相對較低(例如:電子股、生技股或其他景氣循環股起伏較高)。
加上金融業本身會轉投資到各個產業,像是大家買的ETF跟任何投資商品,不也是透過「金融機構」購買的嗎?而且,不管今天你股票賺錢還是賠錢,基本上「金融機構」(莊家)就先收走一筆手續費,是個穩賺不賠的生意。
更無腦的方式買入CP質高的投資標的
所以,最後我們還是決定,一樣使用我們習慣的工具,SOP倍數表來決定買入的標的,用更無腦的方式買入CP質高的投資標的,等同於我們是自組ETF的概念,更具體的說,結合金融股跟ETF兩者的優點。
能力圈指的不是產業,而是「能力」和「人格特質」
至於,什麼是能力圈呢?早期我對能力圈的解釋,是我熟悉的「產業」,畢竟我在銀行闖蕩過幾年,對銀行業的生態相對比一般人比較了解,但後來我漸漸發現能力圈的定義,指的不是產業,而是「能力」和「人格特質」,我們夫妻倆都是屬於那種不喜歡「放棄」自己投資選擇權的人,將來會不會找到最完美的投資商品?我不曉得!只能說未來的事很難說。
但我很確定,目前還沒找到最符合我們需求的ETF。
既然如此,那麼與其為了「分散風險」逼著自己買入自己不熟悉的商品,或沒有完全滿意的商品,還不選擇我們已經找出「好球袋」的SOP倍數表,畢竟我們已經運用SOP倍數表,在股市裡頭穩扎穩打的走到今天,雖然成長速度慢,但能幫助悟天專注本業,毋須盯盤之下,又可以維持生活品質,更符合我們的期待。
世上沒有最好的投資商品,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投資商品
世上沒有最好的投資商品,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投資商品,而且可能會因為時空不同而更動,但目前的投資策略,我們可以確定現在的運用SOP倍數表的投資方式,是最符合我們「優雅存股族」的期待。
SOP倍數表最初設計的核心精神是源自於巴菲特的棒球理論,運用SOP倍數表,找出適合買入或調節的好球帶搭配科斯托蘭尼的遛狗理論,使用自己信賴的工具,有助於我們理性且客觀量測「狗」跟「主人」的距離,來判斷股票的投資價值。
陪伴我們一段時間的訂閱戶會發現,其實我們大多時間如同小屋裡的獵人(狙擊手),透過SOP不斷的「觀察」跟「等待」好的打獵季節來臨,獵物不會天天出現,因此獵人也無須天天殺進殺出,大家說對吧!
因此運用SOP倍數表,能幫助我們更加理性的判斷自己的買賣策略,非常感謝你們的信任,若沒時間上網查詢資料,那麼每周花個5分鐘,看一下我們幫大家整理好SOP倍數表,文章裡面都會顯示我們對於政府.國家趨勢等觀察到的底層思維,讓您輕輕鬆鬆就能做策略。
本文獲「PressPlay專欄作家孫太」授權轉載,原文:【孫太談理財】ETF和金融股如何做選擇?
延伸閱讀
不投資就是自我選擇慢性變窮
股息41萬與3天賺價差34萬,你怎麼選?為何存500張金融股的他不賣股賺價差?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