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書摘

我母親是很節省的人,她自己捨不得花錢,卻一天到晚捐錢給廟,不然就是亂買電台廣告的藥;對了,我還有個素行不良的五舅經常藉故騙她的錢。

二姊為了阻止母親亂花錢,每次都不給她太多錢,於是母親就很生氣、暴怒。

每次回家我都要聽母親抱怨二姊,當場我一樣面無表情,不做反應,聽聽就好,因為我知道反正我說什麼都不可能改變母親的,我選擇沉默、不介入。有時沉默就是最好的反應。如果母親還是不停抱怨,那我會選擇「離開現場」,因為我要保護自己。

請意識到:我們生活在一個「情緒爆炸」的世界裡,記得要保護好自己,不要被別人的情緒「拖累」了。那要如何保護呢?就是學習「情緒界線」。

情緒界線就是:我允許別人可以有情緒的自由,我尊重、不介入,但也不要被影響。就像我上面舉的三個例子。

是的,別人的情緒怎樣,都是他的事、他的自由,不管他是憤怒、傷心、難過、失望、不爽、沮喪也好,統統與你無關,但你要不要「吸食」他人的情緒,這就是你自己的選擇。請記得,你是有選擇的。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你需要幫他人的情緒「買單」?

別人不高興又不是你造成的,幹嘛那麼害怕別人不開心?幹嘛一直希望別人要快樂?說穿了,你在「討好」,是嗎?

討好是怎麼來的?通常我們最想討好的人,就是我們的父母。

從小到大,只要父母不高興,我們就很害怕,因為父母已經很熟練地讓我們覺得:如果他們不開心,都是我害的,我有「義務」要為他們的情緒負責。

在父母的情緒裡,往往夾帶著大量的「控制」。(情緒是最好的控制。)
很多父母善於利用他們的情緒來控制孩子,像是:「你看,都是因為你不聽話,馬麻才會生氣。」這樣的語言會讓孩子內心充滿罪惡感,也讓他們誤以為:「我應該要為母親的情緒負責。」這就是我們長期被父母情緒勒索的原因。

其實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情緒負責,這就是成熟人格的展現。

「我的父母老是吵架起衝突,我該怎麼辦呢?」我猜這是很多人的難題。
老實說沒有標準答案,那得看你跟父母的關係,以及父母為何爭吵?
但我在想,如果生活在一天到晚爭吵起衝突、烏煙瘴氣的家庭裡,你的日子一定不好過,那是很耗損能量的。

如果置身在家庭暴力中,父母一天到晚吵架,而且你也確定無法改變父母的話,通常我的建議是:遠離。能閃多遠、就多遠(如果你是成人,而且你有能力養活自己的話)。不要捲入家人、父母的紛爭中,吃力不討好,請適當保護自己。

這樣會不會太狠心、太冷血了?如果覺得狠心,那你就繼續介入他們的紛爭,我沒意見。但請小心你的善良可能就是導致你痛苦的元凶。

當然,如果你有不得已的苦衷無法離家,那就學習「情緒界線」吧。
請允許父母可以吵架,他們是可以有情緒的,請尊重,但不介入。如此你才能不受他們干擾,確保你生活的安寧。

當然,要不受家人情緒的影響,真的很難,這是大修練。
修練的祕訣之一就是:你必須「放棄當家裡的拯救者」(其實你也拯救不了任何人)。注意,他們都是大人了,他們必須為自己的情緒負責,不是嗎?而你,只是他們的兒女,你真的需要介入他們的紛爭、為他們的衝突負責嗎?請三思。

情緒界線真的是人生一大修練。因為你必須「允許」別人可以有情緒、可以生氣,而且那不干你的事,你不需要為他人的情緒負責。

這樣做確實要有點狠心沒錯,光是這個「允許」就好難。我們都是良心過剩的人。我們的善良讓我們想當好人,所以我們「不允許」自己不管,然而對那些不負責任的人而言,他們最喜歡像我們這種善良的人,因為最好欺負。然而真正欺負你的人,其實是你自己,因為你要當好人,所以你「棄守」自己的界線。

一個界線清楚的人,往往是內心強大的人。

老公今晚想跟妳做愛,但妳不想做,可以嗎?當然可以。
但他會失望怎麼辦?
難道他不可以失望嗎?當然可以。
但他失望不代表「這是妳的錯」,妳也不需要為他的失望負責,他必須自己去處理自己的失望,不是嗎?

兒子打了一整晚的遊戲機,已經到十二點了,他明天還要上學,做父母的你有責任告訴他:「夠了,該去睡覺了。」當你不讓他繼續玩時,他一定會擺臭臉、生氣、失望,這不是很正常嗎?
他可以生氣、可以失望嗎?當然可以。難道你要他歡天喜地地離開他心愛的遊戲機去睡覺嗎?那是不可能的,我猜幾乎也沒有孩子可以辦到。
所以,請「允許」他可以生氣、失望,那是他的事,就讓他生氣失望吧,那又會怎樣呢?
  
縱使因為「我沒有滿足你的需求,所以你不高興了」,那又會怎樣?不會怎樣的。如果你依然感到焦慮,你該問的是:「為什麼我需要去滿足別人每一個需要呢?」
請問,別人都有滿足你的需要嗎?沒有,是不是?所以「我不可能滿足每個人的需要」這件事不是很正常的嗎?

欲望沒被滿足,人都會不開心。但人是可以不開心的,請允許他人不高興,而且你不需要為他人的開心或不開心負責,因為每個人都得學習為自己的情緒負責,這才是成熟人格的展現,不是嗎?
情緒界線的修練是人生大修練,很難,我知道,沒關係,我們一起練功吧。

情緒治療:走出創傷,BEST療癒法的諮商實作

作者:周志建
出版社:方智
出版日期:2020/12/01

作者簡介_周志建
輔仁大學心理諮商博士。從事諮商工作30年、敘事治療20年。擅長說故事、聽故事,有豐富的諮商實務經驗,敘事治療是他的專長,也是最愛。

這幾年生命漸漸轉向,除了敘事,他的治療工作也開始關注「情緒」與「身體」療癒,於是他整合了身體、情緒、故事療癒3要素,自創「BEST創傷療癒法」。他發現,現代人的憂鬱症、焦慮症、身心失調,甚至癌症等身體疼痛,可能都與童年創傷有關。

他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一生不走主流路線,堅持做自己、走自己的路。

行至中年,漸漸體悟「為道日損」真義,力行「減法生活」,喜歡簡單、好靜,獨居山中,享受森林漫步、沉思、聽雨聲。

周志建小檔案:
輔仁大學心理諮商博士。
敘事取向心理師、督導、專業訓練講師。
「敘事私塾」帶領人,「自由書寫」推廣人。
旭立基金會諮商心理師。
故事療癒作家。著作:《故事的療癒力量》《擁抱不完美》《把自己愛回來》《跟家庭的傷說再見》等暢銷書。
首創BEST創傷療癒法,為童年創傷、身心治療工作注入新氣象。
到2020年為止,已經在台灣、中國及馬來西亞等海外舉辦過600場以上的諮商專業工作坊。

◎作者臉書:周敘事
◎粉絲團:周志建心理師@best創傷療癒法
◎部落格:敘事實踐者,blog.xuite.net/joe.chou/twblog/
◎Email:joe.chou@ms60.url.com.tw
◎臉書社團:喃喃"志"語~周志建讀者交流會(BEST療癒法)
◎LINE社團:周志建讀者園地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