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

股票市場自從3月底聯準會宣布無限寬鬆救市之後,上漲的過程就彷彿沒有極限,即使疫情的確有好轉一些,但全球的經濟狀況並沒有因此而大幅好轉,股市的大漲行情,究竟是不是虛的?股市真的與總體經濟有掛勾嗎?還是根本只是反映了資金熱錢的行情?

許多人做研究,不管是從財報、技術面去看,都會認為股市的確是從低點回升,怎麼看都是多頭,沒有人會懷疑景氣是否復甦,但問題出在,大多數股市投資人並不是真的「想要長期投資」,很多都只是假借投資之名,但短線的交易卻樂此不疲,贏了數筆之後,才狠狠的在最後一波全數套牢。

動能投資偏重的是結果,過程如何我們試著推導,但最初的假設,我們甚至覺得一點都不是很重要。讀者可以試著想想,再多的預測,後來準確了,那要加碼還是減碼?這會不會影響最終的獲利成效?肯定會。

另外如果股價走勢跟預測的走向不同了,那要停損還是改為長期投資攤平?這又會不會影響最後的投資組合績效?這更加肯定了,一定會。

所以在市場上要穩定的獲利,一定要做的並不是「萬全的預測」,因為那個時間點很可能就是有大咖想要買,進而影響了該股票的本益比,或者偏離原本應該有的價值,也可能有某個大咖想要賣,進而影響該股票的股價,同樣也可能偏離了市場價值。

大戶這段時間不斷出脫,而散戶大量承接

全球超級富豪和企業高層不斷尋找機會獲利了結,毫無戒心的散戶投資人則往往在回檔時繼續不斷的買進。根據彭博社數據指出,截至9月11日當週,也就是這波起跌的第1週,企業高層拋售持股規模高達4億7,300萬美元,另外只買入價值950萬美元股票。其中德國克諾爾集團(Knorr-Bremse AG)所有者 Heinz Hermann Thiele,已出脫約12億美元股票,荷蘭金融科技公司Adyen NV 創辦人及內部高層共出售8億2,100萬美元股票,此外美國工業集團Fortive Corp.董事會成員亦拋售約10億美元股票。


當市場一步步陷入衰退,身處財富頂端的1%的富人往往大幅拋售手中持股,然而,對於90%的散戶投資人來說,情況正好相反。可以從全美資產前1%的富豪與共同基金持股看出,他們往往跟股市呈現順向的趨勢,與其說他們看的很「準」,換個方式思考,會不會是他們這些真正的富人創造出了趨勢?對我們一般小額投資人來說,的確不可能影響這個盤面一分一毫,但別忘了,這些最頂尖1%的富人,他們除了掌握資金,還掌握了各項快速有用的資訊,占有高期望值的一方,那當然勝算會高上許多。

大多數未經完整多空循環至少1次的散戶投資人,往往因低估了風險,在最糟糕的時候才開始大舉買進,不僅沒辦法讓他們獲利,反而導致市場籌碼更加混亂,從下圖可觀察出,在經濟陷入衰退之後,90%散戶的持股反而大幅成長。


對於3月以來的上漲,很多人打趣說,散戶也是贏了不少,反而專業的投資人,如巴菲特,根本看走了眼。也許是這樣吧!畢竟這次的新增開戶數以及買進股票的勇氣用對了地方,一路獨走一直上漲的盤,不吸引人才怪。但這次的回檔愈來愈多,目前有更多的股票跌破了季線,這是值得留意的警訊,除非投資人滿手現金,在之前狂漲的時候有分批落袋為安。

FAANG還是靈丹妙藥嗎?

我們可以先來看看,當初行情發動起來,即便在疫情發生後,最先快速大漲的股票,也就是市場上俗稱的「FAANG」(FB、AAPL、AMZN、NFLX、GOOGL)。

上圖為臉書日線圖

臉書(代號:FB)從高點到最新收盤的252.53,波段跌幅達18%;蘋果(代號:AAPL)短短11個交易日跌幅達到22.5%;亞馬遜(代號:AMZN)已經跌破季線,波段跌幅為17%。

上圖為蘋果日線圖

上圖為亞馬遜日線圖

另外2檔:奈飛(代號:NFLX)與谷歌(代號:GOOGL),走勢與亞馬遜差不多,都已經完全跌破季線,這容易吸引更多的共同基金經理人作砍單的動作,下週要特別留意。

對於廣大的投資人來說,科技股一定是難以忘懷的標的,畢竟之前上漲如此之快,幾乎可說讓人短短半年或1年就達到了驚人績效,這時候的回檔,大家最想問的是:「跌夠了嗎?」

誠如〈市場真的無法預測!面對那斯達克回檔11%,你應該先釐清自己的操作週期…〉文中所說,每個人的交易週期不同,你買進的時候可能是另一個人賣出的時機,2個人出場時卻很可能都賺錢,這就是股票市場。

對於之前一直空手的人來說,真的不知道怎麼選股,買進SPY這樣的ETF絕對是最安全的,定時定額不梭哈,充實本業的資金,未來就是買進全美國500大企業,這當然不會有什麼問題。

但如果你是之前就已經滿手股票,而且這10幾天來完全沒有任何動作,那還能繼續買嗎?風險自然是高了許多。之前的專欄文章也提了很多次風險的觀念,即便一個多頭市場,中間回檔15%~20%也是非常正常的事,而且請注意,這是指SPY,並不是指個股,很多人的股票甚至是跌了30%或者35%,這樣的代價恐怕是很多散戶朋友受不了的,大家都在取笑「賣在歷史最低點的人」,但當下的恐懼又豈是不同時空背景的後人所能了解。

要抓就抓最強的,大盤回跌時可以力守季線之上的公司,那就是強勢股。

快速結論》

那斯達克指數持續帶頭下跌,資金從科技股分批轉移風險中,跑到各種商品與產業類股,未來科技股即便再上去,也不是統統有獎。

本文獲「畢德歐夫」授權轉載,原文:那斯達克指數三月以來表現最差的一週,傳統的熊市定義還能用嗎?到現在還是有許多散戶壓寶,拉回即是買點的做法,過去都有用,這次呢?

作者簡介_畢德歐夫


現職為外資券商當沖交易室經理,曾管理超過30位交易員。學生時期開始投資股票,20歲開始國內期貨與選擇權的操作,而後延伸至國際外匯、指數、活牛、農產品與美國公債期貨,22歲賺到了第一個百萬。而後進入外商當沖交易室學習,累積交易筆數超過125萬筆。著有:《我在計程車上看到的財富風景:往上翻身與向下墜落的關鍵瞬間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