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舞弊面前,沒有人能置身事外
身為舞弊防治顧問的那些年,除了被動等客戶發生舞弊事件,我們還會主動拜訪客戶,介紹預防舞弊的重要性、如何偵測舞弊事件、事後調查注意的事項,以及顧問在專案過程中可提供的協助。一直以來,極大多數的老闆都不太喜歡聽到「舞弊」2字,總認為那是其它公司管理不善才有的副作用,自家公司不可能會發生,彷彿承認會發生舞弊,就是懷疑他的經營能力。
每當我看到這些老闆斬釘截鐵說自家公司不會遇到舞弊,都不禁想知道他們的自信從何而來?
根據ACFE的調查,企業每年因舞弊造成的損失,約莫就是年營收的5%。台灣不少製造業都是「茅山道士」(意指毛利3%到4%的產業),毛利並不高,所以如果在老闆面前把相當於公司1年營收5%的鈔票燒掉,絕對會氣得跳腳,因為原本的低毛利可能就因此燒光光,而且還不夠燒,弄得轉盈為虧。既然營收5%不見絕對會跳腳,那舞弊為什麼和老闆們無關呢?
如果你不是老闆,只是領薪水的上班族,那麼舞弊是不是就和你沒有關係了?
關係可大了。倘若你是管理階層,員工瞞著你收受賄賂或盜用公款,你該如何處理與善後?身為主管的你,有沒有督導不周的責任?這樣的疏忽會不會成為履歷上的污點?
如果你不是管理階層,只是聽命辦事的基層員工,那舞弊是不是和你八竿子打不著了?很抱歉,想得美。
如果你的老闆持續在掏空公司,虛設一堆人頭公司的時候,藉口要給你歷練機會、創造舞台讓你發揮,於是讓你兼任人頭公司的負責人或董事長,你還會痛哭流涕感謝老闆的提拔,殊不知只是頭銜好聽的代罪羔羊。在舞弊案的新聞報導中,不乏涉案老闆被逮之後的辯詞是:「細節部分我不清楚,都是幕僚處理的」,事跡敗露時難道你還冀望老闆會和你情義相挺嗎?
企業文化對防弊的重要性
要預防舞弊發生,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舞弊風險管理框架要素一的「舞弊風險治理」,而這個要素有很大一部分,是根植於誠實正直的「企業文化」。我知道,不少人根本不吃這套,覺得企業文化這個東西很虛,不如真槍實彈的去偵測或抓出舞弊。
如果你也這麼想,那請聽個故事後,再去抓舞弊也不遲。
多年前,南部某個醫療器具製造商幹得有聲有色,於是動了上市櫃的念頭。我身為輔導團隊一員,因為必須了解重要的企業流程,所以和各部門主要成員逐漸熟稔,閒聊之餘也解答了一個一直存在心中但不敢明問的疑惑:為什麼某位掌握採購大權的大嗓門阿姨(以下簡稱吵姨),不僅專業不足,回扣收很大的傳聞早已鬧得沸沸揚揚(據說蓋新廠時建商還送了她幾棟房子酬謝),老闆娘怎麼還這麼挺她呢?曾經有人向老闆娘告狀,老闆娘卻說「這個吵姨最正直忠心,是不可能拿錢的。」(接著驕傲的打開抽屜拿出一疊鈔票)…「因為供應商的賄款,她都交給我了。」
除了會上繳賄款(但不會笨到拿出房子)以外,吵姨會這麼紅,還有一個原因──老闆當初搞小三、對象還是公司同事時,全世界都知道,就只有老闆娘不知道,直到吵姨偷偷告訴她,她才沒被蒙在鼓裡。在這種氛圍下,有再先進的舞弊偵測演算法、或是再努力查弊的員工,調查結果送上去,你覺得會是吵姨走,還是你先被弄走呢?
而且到現在,這家公司仍然還沒上市櫃。
反觀台積電,根據報導,創辦人張忠謀夫人張淑芬有次將幾本台積電筆記本放在家中,張忠謀見到後不是問她要送給誰,而是問:「妳拿這幾本有沒有付錢(給台積電)呀?」,然後說明他為什麼要求要付錢的原因。此外,張忠謀為了避嫌,從來不邀請兩位接班人劉德音與魏哲家到家裡吃飯,當然也沒去過他們家聚餐。為了打造誠正的團隊,創辦人的生活往往得這麼樸實無華,且枯燥。
老闆對企業文化的影響,絕對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企業文化對於防弊來說,也絕對是最重要因素。
資料比對妙招 找出借屍還魂廠商
某家供應商因為涉嫌賄賂客戶內部員工,所以被列入拒絕往來黑名單,但該供應商負責人一點也不擔心未來生意受到影響。他找了人頭重新註冊一家新公司,繼續透過行賄方式取得訂單。我們團隊即使收到舉報,試圖比對新舊供應商的基本資料,也可能沒什麼效果,因為負責人表面上並不相同,註冊的電話與地址也都不一樣,留再多的資料都抓不到。
但團隊成員沒有放棄,後來我們發現,即使供應商名稱換來換去,有一件事絕對不會變──實際到公司或工廠服務的業務或工程師。畢竟行賄要靠關係,關係要靠頻繁的互動。而供應商進廠服務,得事前述明供應商名稱與進廠人員姓名等。我們就利用進廠紀錄,找到借屍還魂的供應商,或是看似無關但實際經營者相同的供應商。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