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

怪了!投資不就是頻繁交易、殺進殺出才有樂趣嗎?不交易的話又該如何獲利呢?透過整理,將《用心於不交易:我的長線投資成功祕訣》本書的觀念分享給各位讀者,一起看下去吧!

選擇對的遊戲》正和遊戲

作者林茂昌一開始就提到一個有趣的疑問:「當你花了很多時間研究1檔股票後覺得值得買進,但若這檔股票真的那麼好,為何有人願意賣出來給你?」

其實無論是買進或是賣出,都有一個能說服自己的理由。也因如此,對於股市不需要過於熱血及衝動,既然買賣雙方都覺得有了充分的把握與自信於操作上,買賣之間造就了股市的波動,卻也同時增加了透過價差賺取獲利的困難度。

股票市場是個零和遊戲,有人買也就會有人賣;有人賺錢也就會有人賠錢。作者提醒,若有人告訴你一個賺錢的內線消息,一旦不小心傳了出去,讓大家都賺到錢,沒有人賠錢,這將會是一個很奇怪的邏輯,因為不符合零和遊戲,當然也就成了一個無效的內線訊息了。換言之,別相信任何內線消息!

馬太效應,在投資市場指的就是錢多的會愈多,錢少的會愈少的一個現象。在股市中賺錢的總是極少數的客戶,大多是賠錢收場,最後默默退出股市。因為口袋深的由於本錢雄厚,其實不需要太高的報酬率就能達成獲利目標,但口袋淺的,卻因為資金不足,除了容易將全數資金投入之外,也會要求較高的報酬率,才能達到滿意的獲利金額,但此時所承受的風險會高出許多,市場一個風吹草動,讓虧損也就變的容易許多了!

舉個小例子,假設希望能有1萬元的獲利金額,甲的本金100萬元,僅需要1%的報酬率即可達標,而乙的本金只有10萬元,卻需要10%的報酬率才能達標。問題來了,1%和10%的報酬率哪個比較容易?而10%的報酬率在等待的過程當中,是否有變數造成下跌呢?作者提醒,若口袋不夠深,別在市場殺進殺出,這樣很容易提早出局。

正和遊戲,試著研究1間公司所銷售的產品或是服務能夠達到「客戶滿意、公司賺錢」的雙贏局面,就是所謂的「正和」。正和遊戲可在複利與報酬率的加乘效果下長期累積,投資者關心的是公司營運能力、產業動態等,目的不外乎是希望能夠長期穩健獲利,投資者會將自己視為如經營者般的審視投資標的;反之,若是短線操作、追求熱門標的、想快速獲利的,就會回到勝率較低的零和遊戲了。時間,是正和與零和遊戲最大的不同點,正和遊戲因為每一局都不會有負報酬,會隨著時間而獲利,所以要有長期持有的心理準備。

競爭優勢的概念

作者提到彰化鹿港老店──玉珍齋的糕餅壟斷市場,縱使附近有多間相似的糕餅店,卻僅有玉珍齋有著長期的競爭優勢。投資也是如此,盡可能挑選有競爭優勢、壟斷性的公司,才符合正和遊戲中的長期複利。畢竟一個過於競爭的產業,最後容易淪為削價競爭,公司也就沒有利潤可言,股價當然也就會令人失望了。

巴菲特常提到在投資配置中需有「護城河」的標的,也是類似壟斷力的觀念,只要護城河夠深夠廣,敵人一旦進攻失敗,較容易放棄持續競爭的想法。否則若無護城河(壟斷)的保護,只要被競爭者進入,公司的利潤很容易就會消失。作者建議可透過每股盈餘(EPS)、股東權益報酬率(ROE)等來檢視1間公司的營利狀況是否值得投資。

你複利了嗎?

錢滾錢的複利效果相信大家都知道,但事實上在投資的世界裡,卻少有人透過複利在操作,因為想透過賺價差、一夜致富的還是占大多數。而讓複利公式能夠順利執行有2個重要的條件:

1.不賠錢
在錢滾錢的過程當中,資金會因時間的推移而持續增加,但若遇到景氣反轉下跌時,其虧損的金額是以你當時投資的總價值乘上跌幅而得出,這樣反而會讓虧損金額增加,一不小心就從「錢滾錢」變成了「錢虧錢」,若是如此,對於投資會有「不如歸去」的想法。所以「不賠錢」就成了複利中第1個要素,這也是巴菲特常提到的觀念。

2.賺到的錢要再投入
很多人喜歡挑選有配發「股利」類型的投資標的,但若想達到複利的效果,記得每年要將股利再滾入本金當中才能發揮其功效,否則每年7、8月的配息一撥下來就花掉,就只不過是「單利」罷了!

無論是企業本身營運成長的複利,或是股利再投資的複利,都需要透過時間來換取,在此過程是枯燥的、需要耐心等候的,才能有機會享有甜美的投資果實。不過,作者有提到,若股價本身的漲幅超過5年的EPS,因為已透過價差提早賺到未來數年的股利,會考慮提早賣出,俗稱的「用金錢換時間」吧!

不賠錢的投資

《黑天鵝效應》這本書的作者納西姆.尼可拉斯.塔雷伯(Nassim Nicholas Taleb)將投資建議分為2類型:陽性與陰性。陽性建議教導民眾「該如何投資」才能獲利賺錢;陰性建議則是教導民眾「哪些事不要做」才能避免虧損。有趣的是,大家對於「如何獲利」的愛好遠勝於學習「避免虧損」,這也就是為何大家在投資市場常忽略「風險」的原因,但唯有有效控制風險,甚至是規避風險,才有獲利的可能。畢竟投資可能往上,也可能往下,不能只有單一方向的樂觀期待。

作者提到市場上有幾類「不賠錢」的投資工具:

1.政府公債
只要政府不倒,且每年都有收益,就可建立不賠錢的投資。也因如此,當市場走空時,不會太過恐慌,因為隨著時間逐漸到期,債券價格會回到初始價格(保本);反之,當市場走多時,若出現價差(可能相當於數年的收益金額),也可考慮提早賣出,拉高整體報酬率,符合作者前述的「正和遊戲」。

2.每年獲利穩定的「類定存」股票
作者建議從公司的「每股盈餘」來追蹤,盡可能找出過去5年~10年間盈餘相對穩定的標的,而不是每年盈餘數字起伏較大的標的。相對穩定的盈餘,表示該公司通常為市場壟斷性的企業,才有辦法經歷市場其他企業的挑戰而能有穩健獲利,有護城河的概念;反之,盈餘數字起伏較大的企業,可能因當時的市場熱門產業題材而讓盈餘暴增,也可能因某個原因在市場「失寵」而導致獲利銳減,同時也會造成股價重挫,就失去了「正和遊戲」的特性。

作者再次強調以「不賠錢」為核心作為投資策略,整體思維會與單純「賺價差」有很大的不同。只要是體質好的公司,持股續抱並將每年配息再滾入,才能有效執行複利並有效降低投資成本,以拉高獲利的機會。

實際執行的體驗

前面提到的大多是觀念,而此章節作者列了幾個過去的實際操作經驗與讀者分享,他將不賠錢投資法整理成一個投資3部曲:

1.找出不賠錢的標的。
2.等待合理價位進場買進。
3.股利再投資,建立長期的複利效果。

即便遭遇股災導致股價大幅下跌,只要當初選擇的標的是對的,也就符合了合理價位、甚至是便宜價位的買進時點。對價值投資人而言,下跌是買進的好時機,是開心的;對一般投資人而言,下跌是賣出逃跑的時機,是恐慌的。光是這一點就能了解價值投資人與一般投資人的差異所在。

指數型基金的創始人約翰.伯格(John C. Bogle)曾說:「Don't do something, stand there.」

對的方法再加上時間的複利效果,自然會所有收穫!

本文獲「理財+1課」授權轉載,原文:【閱讀時光】用心於不交易-我的長線投資成功祕訣

作者簡介_理財+1課

有雙關意義,是「理財家醫科」的諧音。
我們是對推廣正確理財規劃有著熱情使命的CFP(國際認証高級理財規劃顧問)組成。

肇於國人通常將「理財」與投資,或單純的購買理財商品劃上等號,而相關的如收支,信用,風險,稅務,投資等管理或是符合自身價值觀的人生理財目標設定,及財商教育,經常忽視或是欠缺而不完整的。
所以我們以「理財家醫科」、「駐診家醫」為核心,撰寫理財科普文章並不定期邀約相關領域的「專科醫師」駐診, 為您的理財學習永遠+1!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