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金錢負擔重嗎?假如你月薪4萬8,000元,要養2個家,你能在60歲前,還清300萬房貸,存到現金1,500萬嗎?這麼重的負擔,你相信有人做得到嗎?
真的,有人可以。
我認識一個化工廠工程師,連續25年,每個月給岳父3萬元,還要付自己的房貸、還老婆弟弟的卡債、養一個兒子,卻能在63歲那年,還清房貸,存到1,500萬退休金。
你想不想知道,他做了什麼,我們沒做的事情?
你好不好奇,他怎麼安排,自己的資金?
當我們負擔很重、壓力很大,要用一份薪水,養2個家的時候,我們是否自暴自棄,覺得自己無能為力?
這是真的故事,這是真的經歷。讓我們聽聽他的故事,讓我們了解他的過去。我期望,這個真實的故事,能激勵負擔沉重的人們,接受現狀,抱持信心。我相信,人只要用對方法,有耐心,最終能改變命運:
C是我成大的學長,22歲那年,大學畢業,進了化工廠當工程師。
C在眷村長大,衣服破了就補、鞋子破了才換,不愛逛街、自己做飯,最愛的娛樂活動,是不花錢的乒乓球和圖書館——他和太太,便相識在球場,彼此相親相愛。
C的太太D,骨骼清奇、修長敏捷,從小就是國手。她12歲被挖掘、13歲進代表隊、24歲大學畢業,進高中當體育老師,20幾年的「津貼」、「獎金」、「薪水」,全寄回家裡,一分不留;家裡的菜錢、水電費、紅白帖、衛生紙、醬油、米、麵…全靠D的薪水支應,成了「薪資血牛」。偶爾弟弟欠了卡債、撞壞了汽車,也得靠她幫忙,度過難關。
防火牆策略,提醒家人不可越界
C在婚前,早已洞悉D的處境。他接受現狀,實事求是。
C告訴D,她的薪水,要怎麼花、怎麼養家,隨便她;但一旦賠光,絕不能動用自己的積蓄。
他還告訴太太,弟弟的卡債、車貸、房貸、賭債,一律不關自己的事。他不會資助,也不會幫忙,請她自己解決——C畫了一條清晰、明顯的「金錢界線」,提醒D不可「越界」。
事後證明,D的「防火牆」策略,非常正確。
婚後,D每個月匯3萬元回家,不定時還弟弟卡債、付爸爸醫藥費、看護費,借姊姊周轉…等等,這些「不得已」,挖空了D的薪水。但因為有「防火墻」,C的存款,沒有收到侵襲;D雖然辛勞、委屈,留不下任何積蓄,但C的累積,卻在20年間,蓬蓬勃勃、充滿生機:
最「精明」的投資,是看著「終點」投資
C結婚之後,馬上買了一套40坪的公寓,開始還貸。他借了300萬貸款,分25年攤還,每個月估計還2萬元,卻愈存愈多,愈還愈快。他月薪4萬8,000元,調薪2次,每年發2個月獎金。連續20年,平均1年能存70萬台幣。
那些年,他不買新衣服、不外食、搭公車旅遊,閒暇不是看書,就是打乒乓球,省出了「人生的新高度」。除了還房貸、基本開銷、養兒子之外,幾乎所有存款,都買了大統益(1232)、統一(1216)、長興(1717)、台塑(1301),抱住不賣。
不賣的原因,他也沒有多說。他只默默提醒我:最「精明」的投資,是看著「終點」投資——這句話,似乎頗有深意。
20年前,C跟老闆商量,讓孩子放學後,待在實驗室,陪他說說話,寫作業。他在實驗室,布置了一整面牆的課外書,讓他放學之後,待在實驗室裡,讀讀書、聽聽廣播,沒有電視。
一路以來,C的兒子讀公立學校,沒有補習。他一面工作,一面陪兒子說話、收聽ICRT廣播、打乒乓球、思考、辯論、鍛鍊身體…C投資了「時間」, 省了「補習費」,贏了「競爭力」;他告訴我,這才是真正的「精明」,真正的「英明」。
現在,C 63歲了,住在台南,有著一套還清貸款、40坪、沒有電梯的老公寓,身心舒暢,對人生感到滿意。 他告訴我,兒子長大後,專注、冷靜、平衡、聰明,在澳洲工作,有想法,也有鬥志。
太太的父母過世了,弟弟住在老房子裡,每個月還要負擔他的水電費,但3萬元的奉養金,不用再給了,生活變得更為寬裕。20多年來,C的房子增值了、股票增值了、孩子長大了,他的人生,突破了重重挑戰,充滿可能性。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也是我認識的人,親自經歷的過去。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月薪4萬8,000元的職員,能每個月給岳父3萬元,同時還清300萬房貸,60歲存到1,500萬元嗎?
是的,可以。只要你夠「精明」,你就可以。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