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理財

「老師!我之前買的XX股票,目前獲利快20%!」同學一見我踏進教室,就跑到我面前興奮的說著。

「所以,你打算賣了嗎?」我好奇地問道。

「呵!其實我也不知道該不該賣…」說完就默默地飄走,可能怕我再繼續問下去吧!

隨著日、歐重啟印鈔,熱錢派對在許多股市出現了「包場」的情況,讓投資這件事不小心有了「很好賺」的錯覺。其實在投資市場打滾那麼多年,也見過許多風風雨雨,課堂上還是那句話:

「我從來不擔心各位投資會賺太多,只擔心一個不留神就會賠到爬不起來!」

今天我們暫不討論停損、停利的操作問題,而是細究投資前的3大事前準備:

1.資金來源

這筆錢是否專為投資所另外撥出的「閒錢」?大多數的人對於「用錢」這件事相對「隨性」,所以錢的支出也就習慣「憑感覺」,而財務問題也由此而生。研究很久的投資標的,這個月終於鼓起勇氣進場,沒想到隔個月驚覺要繳較大額的醫療保費、小孩學費、信用卡費等而被迫出場,而此時往往卻是虧損出場。因此投資的資金是否「專款專用」就顯得非常重要。

2.理財目標

如同跑馬拉松一般,總有個「終點」(目標)可供依循,否則若不清楚「為何而跑」,可能就無法繼續跑下去。你也許會說「投資不就是為了賺錢嗎?」但是為了達成該目標需要賺多少、需要投資多久等細節,都是需要一併規畫、考量,否則若無明確目標,這筆投資的資金可能會因各種因素而被挪為他用。

3.工具設定

目標決定後,依市場上理財工具特性的不同,就會有不同的規畫模式,是複利滾存(單筆累積)、還是每年配息(穩定金流)?若是波動大的投資標的,是否應該考慮分批布局、時間拉長以降低風險的方式操作?可惜的是,常遇到原本想賺短線價差的,卻因為不小心被套牢而安慰自己說是在存股。

投資之所以是一門學問,在於投資的前、中、後等,都有著許多細節待考量,不能輕忽!試著別因一筆投資而亂了人生!

本文獲「理財+1課」授權轉載,原文:【一位CFP的日常】「投資!不就是為了賺錢嗎?」投資前你該準備的3件事

作者簡介_理財+1課

有雙關意義,是「理財家醫科」的諧音。
我們是對推廣正確理財規劃有著熱情使命的CFP(國際認証高級理財規劃顧問)組成。

肇於國人通常將「理財」與投資,或單純的購買理財商品劃上等號,而相關的如收支,信用,風險,稅務,投資等管理或是符合自身價值觀的人生理財目標設定,及財商教育,經常忽視或是欠缺而不完整的。
所以我們以「理財家醫科」、「駐診家醫」為核心,撰寫理財科普文章並不定期邀約相關領域的「專科醫師」駐診, 為您的理財學習永遠+1!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