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

最近我經常在演講的時候都會有人問到:指數型基金(或被動式投資)的盛行是不是會造成股市的泡沫?或是助漲助跌,造成股市的震盪幅度加大?每次聽到這樣的問題,我心裡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可喜的是開始有更多人關注到指數型基金(或被動式投資),憂的是台灣的投資人都還只有少數族群享受到指數型基金(或被動式投資)的好處,卻已經開始要面對種種奇怪的說法、混淆事情的真相。

其實對於指數型基金的種種說法(或指控)並不是現在才開始,只是最近幾年比較密集的受到關注(或攻擊),美國ETF專家Eric Balchunas在推特上提到,早在半世紀之前的1975年,當第一支指數型基金問世的時候,當時美國Chase銀行的人就寫信給華爾街日報的編輯,信中提到:

「指數型基金的問世將會導致市場變得更沒有效率,股價只會成為流入指數型基金的金錢的分配所造成的結果,而不會反應該公司的投資前景,這樣一來市場的效率將會死亡。」

即使1975年的時候指數型基金規模小的可憐,依然受到業界的如此攻擊,現在指數型基金的規模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自然受攻擊的程度就更為猛烈,三天兩頭就可以看到財經媒體上出現宣稱指數型基金會造成股市的泡沫或加劇市場的震盪之類的文章。例如這幾天在彭博資訊社(Bloomberg)就有一篇文章說:「大賣空這本書裡面提到的英雄人物(意思是其準確『預測』金融海嘯)Michael Burry指出──指數型基金就像是次級房貸的衍生性金融商品一樣(糟糕)」,我看到很多人都在傳這篇文章,把指數型基金講的好像毒蛇猛獸一般…。

先不論Michael Burry當初「準確預測」金融海嘯是真功夫還是運氣好?有趣的是,寫大賣空這本書的知名財經作家麥克路易士(Michael Lewis)自己也是指數型基金的愛好者,當他深入採訪過這些無數的金融專家之後,如果他還是決定將自己的錢放在指數型基金上,這就很清楚的說明他的想法了。

華爾街日報的知名專欄作家傑森次威格先生(Jason Zweig)也看不下去這樣的情況,他在一篇文章中清楚的寫到:

「在指數型基金問世之前數十年,主動式的投資人就已經創造出好幾次的股市泡沫了,今天股市的高價格是因為指數型基金所造成的嗎?或許是,但,是誰造成1999年網路科技的股市泡沫,讓股價從當時的高點跌了80%呢?是誰在1972年將股市不斷推升造成之後股價下跌將近一半呢?是誰在1929年將股市推上新高,之後股市卻下跌了90%呢?指數型基金在1999年時的規模還很小,1972年的時候規模根本就微不足道,1929年的時候指數型基金完全還不存在,當然更不用說幾百年前的南海泡沫事件時候了。

如果說指數型基金會造成股市的泡沫,那麼這種泡沫遠遠不會如人們(主動式的投資人)所造成的泡沫那麼嚴重,既然我們都知道過去人們在1999年、1972年或1929年造成了嚴重的股市泡沫,而當時的泡沫都是主動挑選股票的人們所造成的泡沫與之後的痛苦,且當時指數型基金根本就幾乎不存在,那麼為何現在人們卻這麼害怕指數型基金呢?」

傑森次威格先生(Jason Zweig)清楚的告訴了我們,造成股市的泡沫或之後的大跌完全是因為人性的貪婪與恐懼所造成的,並不是因為某個產品,所以請別再說指數型基金會造成股市的泡沫了。

除了傑森次威格先生之外,最近還有好幾位專家跳出來駁斥這種無聊的說法,如果你有興趣,可以閱讀其他相關報導與文章。

最後,因為這很重要,所以請跟著我講3遍:
「指數型基金不會造成股市泡沫,指數型基金不會造成股市泡沫,指數型基金不會造成股市泡沫!」

本文獲「副總裁的理財日誌」授權轉載,原文:請別再說指數型基金(或被動式投資)會造成股市的泡沫了

作者簡介_詹姆士

「好的投資行為,可使每年投資報酬率增加1.5%,我期盼透過文字的分享,幫助大眾改善自己的投資行為,達到人生重要的財務目標。」

陳志彥,阿爾發金融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臉書專頁「副總裁的理財日誌」版主。 從事銀行、證券投資及保險等相關行業,已有近二十年經驗,具豐富學術基礎及實戰經驗,經常受邀針對兩岸金融發展趨勢發表評論。

經歷:花旗銀行集團副總裁、台新銀行財富管理副總經理、法商巴黎銀行副總裁。

著作:《化繁為簡的逆思投資》、《錢的分配術》、《我被中國金融業嚇到了》等書。

臉書專頁:「副總裁的理財日誌
個人部落格:「副總裁的理財日誌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