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理財

「這麼努力存錢,那你什麼時候能退休啊?」在小吃店的飯桌上,朋友突然冒出這一句話。也許是看我時值月底,餐餐都點滷肉飯加燙青菜吧。

「我哪知道!要看我存的錢夠不夠啊。」肚子餓得受不了,隨口敷衍了一下。

「你怎麼可能不知道,不是最喜歡算東算西了嗎?」朋友窮追不捨,似乎不想結束這個話題。

「好吧,其實也可以算算看啦...」

退休,我想是每個上班族最大的夢想。不用上班、不用被業務追著跑,甚至可以隨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接下來,就讓我們簡單估算退休該如何準備吧。

退休需要多少錢?
退休該存多少錢呢?這個問題因人而異,畢竟會根據月消費、家庭成員數量,或是債務的多寡而不同。

不過,我們還是可以簡單試算。根據主計處的統計,2018年的台灣平均每人月消費支出總平均為2萬2,000元左右。不過這是包含了台北及其他都市的平均,事實上月消費會因為居住地而不同,我們就姑且降低一點計算為2萬好了。

由於開銷會因為家庭成員的組成,產生極大差異,所以方便統計,我們這邊暫用多扶養1人(可能為配偶,姑且以對方不工作為假設)為計算基礎。換句話說,因應退休後的生活花費,每個月大概會需要4萬元。


除了生活基本開銷,老年時期花費最多的,恐怕就是醫療費了。如果住進長照機構,平均每人每個月要花費3萬8,000元~4萬2,000元左右。姑且算每月4萬元好了。

再看看內政部的資料,根據「106年簡易生命表」,台灣的男性平均壽命為77.3歲,女性平均為83.7歲,兩者的平均壽命為80.4歲。如果我們以65歲退休計算(其實以目前少子化的情況來看,已算是樂觀了),活到80歲,總共還需要靠退休金生活15年(或以上)。

生活費每月4萬,1年就是48萬,15年也就是720萬元。再加上醫療費,如果是最不幸的狀況,退休就馬上住進療養院,15年下來共需花費720萬元(4萬*12月*15年)。兩者合計1,440萬元,避免其他意外狀況,姑且算1,500萬元。

這1,500萬元的估算,是在退休後就不投資、不賺錢的情況下(且不計算通貨膨脹),這些錢足夠花15年,也就是大約活到平均歲數80歲。但如果退休後拿這筆錢去投資,則有很大的機會創造出現金流。如果以投資年報酬率5%計算,1,500萬元的本金,1年可以創造出75萬元的收益,相當於每月有6萬2,500元,相信對一般家庭來說已經很夠用了。

每月要存多少錢?

知道了退休需要花費多少錢,我們就可以來算算看要怎麼達到這目標。就如同「退休需要存多少錢」這個問題一樣,「每月需要存多少錢準備退休」同樣也因人而異。大致可以歸納成4個變數:
1.投資報酬率。
2.距離退休還有多久。
3.目前存款。
4.預計退休需要多少錢。

有了以上這4個數字,我們就大概可以推算出每月需要存多少錢,以供退休花用。我簡單做了個Excel表格(下載請點我),可以快速算出每月需要存多少錢。

在計算前,要先大約知道自己的投資報酬率。對!沒錯,要存退休金,可別傻傻想說用活期存款,不然可能會存到天荒地老。不過在計算投資報酬率時,我們可以稍微保守一點,避免估算過度樂觀。這邊以投資股票的投資報酬率計算,根據stock.Q的資料,台灣上市公司的股票平均殖利率為4.271%(截至2019年8月),方便起見我們就以4%做計算吧。

接下來就可以使用表格了,使用方式簡單介紹如下:

使用方法

根據自己的狀況,在「B1」欄位填入投資報酬率;在「B2」欄位填入預計再幾年退休;在「B3」填入目前存款;在「B4」退休需要存到的目標金額。

都輸入完成後,「B5」欄位會自動算出每月需要存多少錢(如下圖)。

試算1:年輕就規畫 負擔還可以

先以投資年報酬率4%、預計40年後退休、目前沒有存款等條件計算,得出的結果是每月需要存1萬2,649元。如果是以月薪3萬元的小資族來說,其實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

試算2:老了才想到 負擔有點重

但如果其他條件不變,只剩20年可供準備退休,得出的結果就會是每月需要存4萬761元!可見及早準備的重要性。

試算3:已經在路上 負擔小很多

如果很幸運,讀者手上已經有100萬的存款,在其他條件不變下,得出的結果就會是每月需要存8,483元!相比於其他情況,這個金額肯定會讓人鬆一口氣。

試算4:選錯工具 目標路遙遙

如果我們用利率1%的投資工具計算,會發現每個月的需要存款金額,赫然變成2萬5,407元!而這也差不多是定期存款的利率,定存尚且如此,就更不用說活期存款了。所以,除了及早準備之外,選對投資工具也很重要喔!

結論》

在很多大學裡,光是「如何規畫退休」就足以成為一堂課,甚至是一門專業。這篇文章只是透過簡單的試算,讓讀者大概有個目標,以及心裡有個底。

但實際上,在邁向退休的道路上,還會有很多變數是目前無法推算的。例如親人的出生或死亡、投資績效的變動、意外發生…等等。這些都有可能拉長,或縮短達成目標的時間。不過,,不管這些外在因素如何變化,最重要的還是一個關鍵點:及早準備!不準備,就永遠不可能達標。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