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Smart智富月刊主辦、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協辦的「2024退休新時代趨勢論壇」於2024年4月11日圓滿落幕。由左至右為,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巫慧燕、永續金融與影響力投資學院院長王儷玲、富邦投信指數暨量化投資處資深副總呂其倫、安法抗衰老醫療集團創辦人王桂良、國泰人壽副總經理凃薏如、基金教母蕭碧燕、Smart智富月刊社長林正峰。
你打算幾歲退休?根據國際勞動統計資料,各國平均退離勞動市場的年紀分別為:韓國72 歲、日本70 歲、美國67 歲,台灣的退休年紀更早為61.28歲(勞動部統計)。很多人以為「早退休早享清福」,但是國人平均餘命79.84歲,代表退休後至少有18年的時間要仰賴退休金生活,再加上通貨膨脹的壓力,如果沒有存夠退休金,退休不但享不到福,還可能危機四伏。
「在退休準備上,大多民眾常忽略年金、醫療與長照保險、安養信託需求的規劃。」永續金融與影響力投資學院院長王儷玲於「2024退休新時代趨勢論壇」中表示,過去三年,國人的退休力完全不及格,特別是50歲以下的族群,嚴重低估退休後的資金需求,沒有考慮長壽與通膨風險。
王儷玲建議,40 歲之前就應該要開始準備退休金,而且退休金至少要準備800萬~1,200萬才夠,確保每個月至少有3~4萬元的現金流。同時,考量老人醫療費用增加,建議一定要投保長期照護險及足夠的醫療險。
想要超好命的退休,不難,只要把握「投資」、「醫療險」、「健康」等三大面向,並且提早啟動規劃,就能解鎖超好命退休金的永續密碼。
永續密碼1》提早準備投資
想要超好命的退休,錢很重要,如何退的好、退的富?富邦投信指數暨量化投資處資深副總呂其倫認為,依據個人的年齡還有風險承受度去挑選「趨勢長期向上」的標的,例如台股、美股、科技股等作為核心持股,長期定期定額,再另外搭配自己較為熟悉的產業基金如:AI、金融、生技等等,比較能夠創造超額報酬。
「投資規劃切忌太晚開始、太過保守及買錯標的。」呂其倫強調,建議投資人在年輕的時候,就開始做退休投資規劃,因為投資時間越長,越能降低投資成本、承受較高的風險,帶來較佳的報酬。如果不知道怎麼選擇,可以找自己比較熟悉的市場如:台股、美股,而且還是得獎常勝軍的基金標的,長期投資會比較安心且容易達到退休金的目標。
有「基金教母」之稱的蕭碧燕也建議股票型基金以美股、台股市場為主,因為從過去十年的績效來看,牛市多於熊市。此外,如果美股基金及全球科技(或美國科技)基金都買,則美國基金盡量挑科技類持股不要超過50% 的標的,以此分散分險。
考量資產配置,投資人另可搭配配息基金,掌握:「配息滿意,波動接受」的原則,不要碰非投資等級公司債、新興市場債以及南非幣計價。至於最近討論度很高的指數股票型基金(ETF),蕭碧燕認為,選股原則一樣也是要掌握:「配息滿意,波動接受、填息滿意」。
永續密碼2》備足醫療保障
台灣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再加上健保制度的調整,每個人勢必得扛起沉重的醫療及長照負擔。國泰人壽副總經理凃薏如表示,想要好好變老就要好好規劃,除了投資理財,投保足夠的醫療險也很重要,包含手術、實支實付、重傷防癌等險種,因為現在治療日新月異但往往需要自費,如關節傷害需要PRP增生治療、人工椎間盤植入、外科要達文西手術⋯⋯往往數萬元起跳。若罹癌,則新式標靶藥物治療、特定粒子治療、幹細胞移植治療、免疫治療等往往需要75萬~240萬元。
「所以,在退休之前,一定要把握身體健康能購買保險的黃金期,備足醫療相關保障。」凃薏如說。假設預算有限,則掌握三原則投保:
1.先保大再保小:先保相對嚴重、較無法負擔的重大風險,如身故、重大傷病、癌症等。
2.先保近再保遠:先以較可能發生的風險優先進行補強, 如意外失能或意外身故,行有餘力再考慮增加保額或準備退休金。
3.先求廣再求深: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可優先考慮具備低保費與高保障的定期險,先規劃保障的廣度,後續隨生涯階段的需求,強化保障的額度。
提早規劃保險的好處,不只是能夠多一層防護網, 更重要的是,還能夠享有保險公司所提供的資源。例如, 為鼓勵保戶培養健康的習慣,國泰人壽積極推動「外溢保單」,透過自主健康管理,就有「保障增額」、「保費折減」、「加值給付」的回饋。
此外,還可善用國泰人壽保險 APP,e指掌握保單大小事,從售前的投保到售後的各項變更及服務,全都可線上自主申辦,同時也能隨時查看自己的保障還有累積的保險資產。如果想進一步了解自己的退休金缺口及如何準備規劃,善用國泰人壽官網的「退休缺口精算機」,再加上業界首創的客製化專屬商品推薦,可協助保戶建立金流與壽險保障的商品組合,迎向安穩的退休人生。
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越活越長壽的同時,如果想要好命退休,就要趁早規畫,以保險保障打底,再加上投資規劃,身心都健康了,再加上充足的退休金,就能安享第三人生。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