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新聞

走在路上常常看見高齡長輩行動不便,需要人攙扶或坐輪椅,高齡在臺灣已是不可逆的普遍現象,自2年前65歲以上長輩占總人口數達14.05%以來,我們便已符合世界衛生組織所定義的「高齡社會」,即每7人中便有1人是老人,而預估再過5年,2025年老年人口就將突破總人口20%的大關,提早進入「超高齡社會」。

合庫講堂達人開講,老伴老友老本是退休樂活三要素

老化是人生必經之路,如何讓自己老後能活得悠然自在已成為顯學,以「樂活安養第一品牌」為目標的合庫金控,特別於2020年10月底舉辦「合庫講堂 打造樂活安養精彩人生」活動,邀請知名主持人岑永康、百變演員郎祖筠以及復健師簡文仁,向現場近500位民眾分享自己豐富的樂活經驗以及打造放心安養生活的寶貴見解。

主持人岑永康認為退休生活應具備的三要素,就是「老伴老友老本」,其中老伴就是陪伴自己渡過大半輩子的「牽手」,在孩子長大離家後,伴侶自然是最緊密生活夥伴,一定要好好相處;老友指的則是沒有顧忌、可以談天說地的朋友,彼此能夠分享人生大小事。而老本就是讓退休生活穩定的資金來源,岑永康認為資產配置最重要,可將7成資金配置於保本型工具、2成資金用於投資型工具,1成則可投入風險較高的投機型商品。

別跟被照顧者情緒搏鬥,照顧者要適度喘息也要向外求援

至於「郎姑」郎祖筠則分享7年來,照顧失智父親「郎叔」以及身為照顧者的心路歷程。郎祖筠表示,失智症是一種疾病,失智症患者就是腦部生病的家人,所以他們會做出反常行為,因此身為照顧者要懂得與患者溝通,向外尋找資源、適時喘息休憩,才能舒解照顧重擔。

郎祖筠分享了照顧四要訣,第一點就是要注意父母的異狀,即早送醫診治,若有多重疾病則需與各專科醫生討論用藥,以免服藥反而引發不適。至於情緒上,照顧者難免有瀕臨臨界點的時候,但要切記千萬別跟患者置氣或做情緒博鬥,要學習理解他們就是生病了,超乎常理的舉止都出自於疾病而非其本意。此外,照顧不只是某個家人的事,不能把所有的照顧重擔都交給一個人,所有家人都應該分工合作,共同承擔;最後則是照顧者一定要懂得適度喘息,給自己放鬆的機會,若有無法處理的時候千萬記得要向外求援,尋求政府或社福團體的援助,才不會發生無法挽回的遺憾。

腦動身動互動,常常三動才會樂活

至於大家熟悉的國泰綜合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仁,則將他退休後第一個公開活動獻給了合庫講堂,他認為安養的定義就是「你安我安大家安」,想要獨立生活、自我照顧,策略就是要樂活人生,很多人都怕老,但老並不可怕,最重要的是要能老的健康, 才能讓老變成好事與祝福。

他分享自己的「三動樂活」觀,首先是要「腦動」,腦筋要常常動,不能常常放空,使得自己記憶變差,而旅遊換個新環境,也是動腦的好方法。其次是「身動」,也就是運動,可多做一些肢體伸展與肌力訓練,身體若能負荷,則可進一步再做提高心肺功能的活動或重量訓練。最後則是「互動」,常跟老友來往或可認識新朋友,人際關係和諧並有陪伴,心理也會跟著健康,樂活生活才會真正愉快。

安養信託妥善安排退休資產,照顧自己不求人

合庫金控暨銀行副總經理周俊隆則表示,在高齡社會中養兒防老已然示微,退休規劃必須有長期且紀律的安排,能夠自己養且安居才是解決之道,因此建議可透過退休組合型基金或目標日期型基金來完成。退休組合型基金能強化風險控管、穩定收益,協助投資人依自身的目標與風險屬性加以規劃;目標日期型基金則按投資人的退休年限調整投資組合,離退休日愈遠配置愈積極,離退休越近則選擇低風險商品為妥。透過提早準備、長期定期定額紀律管理資金,才能為自己的退休做好準備、不求人。

至於即將退休或已經退休的人,則可善用安養信託,有計劃的安排退休資產,以達到資產配置或保全資產的目的。安養信託是將資金存放於信託帳戶專款專用,也可將以房養老貸款(如合庫銀行的幸福滿貸專案貸款)每月所撥付的金額納入信託財產,受託銀行即會按照長輩的意旨與信託契約,確保信託財產能用於照顧退休生活的安養費或其他照料費用,就不怕老後遇到詐騙或資產被不當挪用而頓失依靠。

2支電話,給照顧家庭最實質的協助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則與現場民眾分享2支電話,一是照顧者專線0800507272,協助照顧者解決問題的免付費諮詢電話,包含照顧服務介紹、心理支持與傾聽;再者是長照專線1966,若想了解政府長照2.0相關資源或想申請服務,撥打此專線即可連結居住地的照顧管理中心,由專人接續評估與進行申請。

最後陳景寧秘書長則分享政府長照2.0支付制度的「長照4包錢」網頁,協助民眾秒懂政府補助方案,線上快速試算四包錢輔助及自負額,提供家庭照顧者更多協助。

高齡化是臺灣社會高度關注的議題,透過達人們熱情無私地分享樂活安養的經驗,與會者充份體認如何預先妥善規劃退休生活,同時也善用多元化的金融商品,快樂安心地渡過老後的每一天。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