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新聞

人生就像騎腳踏車,要保持平衡才能繼續前進;投資也是,透過股債的適當配置來保持平衡,資產才能穩健成長。

有一種人,投資時喜歡擇時進場,靠低買高賣賺取價差;另一種人則是設定投資配置加上「再平衡」的動態策略,獲取合理的回報。猜猜看哪一種人長期可獲取較高的報酬?答案是做資產配置者。

資產配置的勝率大於擇時投資

根據諾貝爾獎得主布林森(Gary Brinson)的研究報告指出,影響投資績效的因素中,「資產配置」的影響程度高達91.5%。股神巴菲特也說:「我只做兩件事,一是資產配置,一是選好管理公司的經理人。」

特別是在高波動的時代,中美貿易紛爭、冠狀病毒疫苗尚未普及時,一有風吹草動都可能影響全球經貿走勢,手中的資產如果沒有做好資產配置,很有可能一個震盪就吃掉前一波賺來的獲利。

相對的,如果能夠做好資產配置,持有股票的同時也能加入適當比例的債券,這樣就能夠在市場上漲時參與獲利,下跌的時候又能相對抗跌、保留銀彈,長期來看絕對能夠達到穩定獲利的效益。

依年齡或投資期限調整股債比例

至於該如何做資產配置?答案因人而異,首先可以用年齡來做規劃,也就是「100規則」,用100減去年齡來決定持有股票的比重,其餘則為持債比例。例如,30歲的人,股債比應為7:3,年齡越大,持股的比重就要越低。

另一種方法則是依資金運用的投資期限來做分配,舉例來說,3年內就要用到的資金,操作時債券的比重較比股票高,建議70%債券,反之,預計20年後才要用到的資金,則可以股多於債。

定期檢視、資產「再平衡」

更重要的是,資產配置需要「再平衡(rebalance)」,隨著個人的年齡、風險承受度、資金需求等變化來做調整,以降低可能面臨的市場風險,建議至少一年做一次,視市場的情況微調股債比重。

如果擔心自己不夠專業、無法配出最適合自己的股債比例,那就交給AI機器人吧!運用AI智慧理財來協助管理資產,透過數據分析適當的調配投資組合內容及標的,投資人只要輸入投資目的、風險屬性還有投資時間的長短,並且持續定期投入、有紀律的參與投資,即使市場震盪,系統也會自動調整基金組合中的各項資產比例,以達到「再平衡」的功能,協助投資人輕鬆達成投資目標。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