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新聞

近年國人對政府退休制度信心下降,即便依現有退休制度,勞工所得替代率約達五成,但民眾仍極具退休準備意識,積極尋求自己準備退休金的有利途徑。

善用複利
無痛達成退休目標

政治大學風保學系特聘教授暨退休基金協會副理事長黃泓智分析,以世界各國較健全的退休制度為例,大多第一層社會保險提供退休的所得替代率都落在二成左右;而台灣第一層的勞保年金有破產的問題,建議政府應鼓勵民眾自提,更需積極建構自選平台,讓民眾可參與甚至自行選擇投資標的,同時也可享有提前退休規劃的稅賦優惠,以利未來逐漸拉高民眾退休金來源自第二層甚至第三層的比例。

政治大學金融系教授楊曉文指出,雖然國人退休準備有年輕化趨勢,也漸漸了解自己儲蓄所得才是退休金主要來源,但使用工具若仍停留在定存的觀念,在低利率時代也無法發揮複利的效果來達成理想退休目標。退休金需透過長期累積,因此定期定額投入、分散風險是成功的關鍵。她以目前三十世代準備退休金、65歲退休目標金額為台幣1000萬元為例,若每年投報率為6%,每年投入金額約在8萬多元即可達成;但若投報率只剩下2%,那每年投入的金額就需上升到19萬多元。

企業來幫忙
穩定退休、留才雙贏

除了社會保險部分費用負擔和退休金提撥外,企業可提供自願性的退休計畫,協助員工累積退休金財富,以此來吸引並留住人才,創造員工與企業雙贏的職場願景。台灣人壽商品精算處副總經理賴玉菁指出,上市櫃公司常見以員工持股信託鼓勵員工提撥,雇主也定期定額提撥,利用購買公司股票豐富員工退休財源。若是規模較小或不易發展持股信託的中小企業,也可以購買團體利率變動型年金保險的方式,透過每月小額提撥購買團體利變年金險,由企業與員工約定,依年限(不高於六年)分年逐步將帳戶價值讓與員工,年資愈久領得愈多、員工亦可自費投保,不失為企業留才的好方法。

退休、保障一兼二顧
定期調整保單滿足人生階段需求

雖然調查顯示大家認為30世代就該開始規劃退休,但也不可諱言的是,30世代也正值家庭責任期。賴玉菁建議,民眾在保險規劃上應先求有、再求好:先完善壽險、意外、醫療等保障後,再補足長照、失能扶助、特定傷病等險種,當還有餘裕再增加穩定增值的資產保障商品,如利變型商品、投資型商品等都是可作為退休規劃的選擇。並依照年齡、職業、家庭角色轉變隨時檢視並調整保單,以達到「人生安穩傳」的目標。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