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新聞

老,不是一個討喜的話語。從個人、家庭到社會,對老化難免抱持著負面、抗拒之心。探究其根源,來自於「高齡」賦予的被框架與被限制感,但如果能擺脫高齡,邁向無齡,老後人生能更寬闊。

不受限制的自在、與他人連結的從容,是無齡老後人生的極致理想。這些自在與從容,亦建立在「提前做規畫」這件事上,例如規律運動、飲食,維持身體健康;或是預先做退休財務規畫,減輕退休後的經濟壓力,還有培養興趣,豐富人際關係。協助台灣民眾做好退休財務規畫的台灣人壽即建議,可善用保險的多元保障功能,打造無齡人生的「經濟、人際、醫療照顧」金三角,實踐退休理想人生。

以退休後的生活型態來說,約可分為「未與家人同住的高齡者」以及「與家人同住的高齡者」兩種,未與家人同住的高齡者可能是夫妻兩人同住,或一人獨居,在身邊沒有人看顧情況下,若發生跌倒、受傷等意外,恐會造成相當大的擔憂與醫療費支付壓力,因此台灣人壽建議,未與家人同住的高齡者,可規畫住院醫療險或是意外醫療險,像是台灣人壽的實支實付醫療健康保險與台灣人壽新新平安傷害保險若再附加台灣人壽意外傷害醫療保險給付附加條款(日額型),就可提升醫療品質,讓高齡者安心治療,還有多餘的預算請看護。

至於與家人同住的高齡者,對照護需求相對較低,但另有財富傳承的打算,有鑑於有指定受益人的人壽保險金,不必計入被繼承人之遺產,因此可善用保險指定分配的功能,達到財富傳承的目的。台灣人壽建議,可依個人資產配置的需求,投保台幣或外幣計價的利變型壽險或利變型年金險,另外若擔心退休後的長照風險,則建議可規畫失能險,無論疾病或意外造成1~6級失能程度者,可享一次金與分期金的失能補償,如有保證給付的設計,則更可達到,高齡者為自身規畫保障,同時傳到財富傳承給下一代的效果。

但不論是有無與家人同住,高齡退休者都需要穩定的現金流,讓退休後的生活穩定。現金流又再分為兩種,一是針對日常生活的現金流,建議可透過附保證功能的投資型保單,有專家團隊管理與身故保證給付,甚至還有每月固定撥回,以台灣人壽鑫樂活外幣變額年金保險來說,年金化前有身故保證給付,且在保單條款載明的淨值範圍內,每月有機會領到投資標的之資產撥回,年金化後可選擇一次給付或分期給年金。

要能突破年齡框架、退休樂活無憂,關鍵在提前準備,有著將來要過得好、過得自在的意識,才能拿回人生下半場的主導權。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