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

根據壽險公會統計,2019年每位投保醫療險保戶平均持有4.47件醫療險,顯示愈來愈多人懂得善用醫療險補彌看診治療產生的醫療開銷。但根據健保統計癌症、長期洗腎與呼吸器使用等重病,位居健保重大傷病醫療費用前3名,面對這些重病,你的醫療險買的對嗎?

在醫院第一線工作多年,且對保險理財有深入研究的白衣天使蔡佾姿即分享她觀察的實務情況,她說像在胸腔內科常見肺癌等病例,若用到第三線的藥物,一個月至少要花費40萬~50萬元;另外像是心肌梗塞需放入的支架,又分為健保支付的支架與可抑制組織增生的自費塗藥支架,通常民眾都會選擇自費支架,但一支就要5萬~6萬元,若一次放入4~5支,等於最少要準備20萬~30萬元不等,這些重病醫療費用都是不小的開銷。

面對這龐大且不知何時發生、何時結束的醫療開銷,蔡佾姿建議可透過醫療險來轉嫁,既可提升醫療就診品質,且不讓荷包大失血。她建議可先規畫住院醫療險打底,透過日額住院保險金填補病房費用及薪資損失,再透過實支實付型醫療險的雜費支付健保不給付的自費用藥與耗材支出。她建議日額住院保險金規畫額度可依個人希望的住院病房品質與薪資損失等條件來規畫,實支實付醫療險的雜費項目則至少要規畫20萬元才合理,另外要注意門診手術是否包含在理賠範圍中。

此外像是重大疾病險與癌症險,這類針對多項或單一重症疾病提供保障的險種,則可視為加強保障的選項。重大疾病險主要針對癌症、重大器官移植、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心肌梗塞等7項疾病進行給付;癌症則單獨針對癌症給付,建議可選擇一次整筆給付保險金的險種,保戶可依自身就醫需求妥善使用保險金。

而考量醫療技術不斷進步,早期買的醫療險保單可能已跟不上現在的醫療行為,保障可能有缺口,例如住院天數已隨DRGs實施而限縮、但自費醫療不斷提升之現象。臺銀人壽即建議,一定要定期如每年檢視一次自己的醫療保障是否足夠,但若人生踏入不同階段,例如結婚生子,或是醫療行為己有明顯研發成效或變化時,則要即時檢視醫療保障是否能反映現況,讓自己的醫療保障相符合醫療實務,保障不「落漆」。

資料來源:臺銀人壽

家庭保障守護者>>>
最新資訊一把抓>>>
輕鬆懂健康險,懶人包立即看>>>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