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生得比別人多,在養小孩這件事上,我也得想辦法比別人精省才行。說實在的,比起我在外商公司工作那一票朋友們的年薪,從事媒體業的我與在傳產業上班的先生,兩人的年收入真的屬於中產階級,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既然如此,我就會思索,養小孩的成本能夠怎麼少花一點呢?我先生綽號叫「胖胖」,看這綽號就知道這個人絕對不會在飲食上虧待自己,當然在小孩的飲食開銷上,身為爸爸也絕對不手軟。
吃的不能省、教育方面我也都選擇讓孩子就讀公立學校,能省的就是衣服、玩具或是其他非必要性用品了。除了2003年生大兒子時,因為是新手媽媽難免興奮過頭為兒子買了很多衣物,甚至還會因為特價而買大號一點的、等到隔年再穿,自以為撿到便宜卻沒發現根本失策。
因為大兒子的生長發育比一般的男孩還要「頭好壯壯」,我前一年買起來放的衣服,到了隔年根本已經穿不下,下場只有「送人」一途。原本還為了自己懂得精打細算而沾沾自喜,沒想到到頭來根本是浪費,來年我幾乎就不再做這類的事。
以下分享身為「四寶媽」的我,在養小孩這件事上有哪些省錢的小撇步:
撇步1》接收二手衣,沒有螢光劑又省錢
我常安慰連生2個兒子、或是2個女兒的朋友:「這樣也不錯,衣服都撿哥哥(姊姊)的,可以省很多錢。」小孩子長大的速度很快,1件衣服能穿超過2年已經算是很划算了。向來我會留意身邊的同事、朋友們孩子是幾歲的年紀,如果剛好有比我家的孩子大個1~3歲是最棒的,代表他家穿不下、要汰換的衣服、鞋子可以留給我。
除了相熟的同事們會主動在換季時整理一袋衣物給我外,我也會主動出擊,向熟絡的朋友詢問:「你家小孩穿不下的衣服,如果要丟掉,可以留一些給我嗎?」我相信不是很多人都像我臉皮這麼厚,但是被我詢問的朋友通常在愣一下之後的反應多是:「沒問題啊,你願意接收太好了,要不然好浪費呢!」
現代的孩子很幸福,父母都願意在孩子身上花錢。為了怕皮膚過敏,要買全棉的衣服;擔心螢光劑殘留,要買日本進口的衣服,像這樣高品質的衣服,只穿過2季,衣況還新得很,讓我的小孩穿這些衣服當然沒問題。更棒的是,這些衣服都已經洗過好幾次,一點都不必擔心螢光劑、漂白劑殘留的問題,對孩子的皮膚反而更健康呢!
撇步2》育嬰階段性用品不必買,找親友募二手貨
我4個孩子分別是兒子、女兒、兒子、女兒,原本我只預計生到老二就完成任務了,因此,我就把家裡用不上的嬰兒床、娃娃車送給其他需要的朋友,既環保又可以清出多的居家空間。
沒想到後來我又接連意外懷了小兒子、小女兒,話說我早就忘了當年把這些用具送給了誰?於是,我又公開募集,看誰家裡有用不到的相關用品先借給我1年,於是嬰兒床、娃娃車、嬰兒餐椅、兒童腳踏車、澡盆⋯⋯等用品統統透過募集而來,因此省下了一大筆開銷。
而當我在小女兒1歲後,打算把嬰兒床再送出去時,依然有朋友樂意接收。同一張嬰兒床養大了超過5個小北鼻,這種不斷傳承的感覺還挺不賴的呢!
{DS}
撇步3》接收朋友轉贈的二手玩具樂趣不減
不僅男孩跟女孩玩的玩具不盡相同,孩子每個時期感興趣的玩具也不一樣,如果每個階段都要滿足孩子對各式玩具的渴望,恐怕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我家花在玩具上最多的花費就是「樂高」,1盒樂高要價數百元、甚至好幾千元沒錯,但是這些樂高的好處是可以任意組合成各種樣貌,這一大堆樂高能讓4個孩子各據一角,努力靠自己的想像,拼出機器人、小狗、汽車、消防車等造型,且隨時可以拆掉重來,不容易玩膩。
除了樂高,其他的玩具幾乎都是同事、朋友轉贈的二手玩具,像是大耳狗咖啡杯遊樂場、夜光萬花筒、消防車組等,甚至還有一台二手的iPad。有些玩具即使掉了一些小零件,依然無損孩子的快樂,這些都是用錢買不到的價值。
撇步4》善用圖書館免費資源,還可避免囤積
培養孩子閱讀的興趣相信是許多父母努力的方向,我雖然在出版界工作,常有機會用比市價便宜的價格買到童書,但我也不會一直採買。像是深受小學生歡迎的科學漫畫,一套通常多達30幾本,一次買下來耗費不貲。
我的做法是到圖書館借書,雖然這些童書都被翻得稍有破損、甚至內頁有掉頁,但孩子們閱讀時仍然津津有味。孩子看完1本科學漫畫的速度只要1小時,對我來說,當然到圖書館免費借,比花200元買回家、看完擺進已快要爆炸的書櫃中更為划算。
結帳前想一想:是孩子需要,還是父母想買?
對孩子來說,父母願意花時間陪伴,絕對比你為他買價格高昂的衣服、用品來得更珍貴。試想:等孩子20歲以後,他會記得5歲時你為他買的全套紀念球衣與球鞋,還是記得你帶他去海邊玩沙逐浪的回憶?或許後者帶給孩子的回憶與快樂遠超越前者。
這又回到了在消費理論上,「想要」與「需要」的爭論題。到底你為孩子買了這麼多,是滿足自己的購買欲望—「想要」,還是孩子真的要用到這些東西—「需要」。下一回當你在瀏覽嬰幼兒購物網站,或是逛婦嬰用品賣場時,再冷靜想一想這個問題,或許你就可以幫荷包省下一筆。
關於養小孩,姊是這樣想的⋯⋯
我有個月光族朋友,35歲的她很想生小孩,卻又擔心自己養不起;但是我看這位朋友向來上下班搭計程車、手機一出新款就換、即使是內勤依然選擇費率吃到飽,月繳1,000多元的電信費,只要領到獎金就去買一個名牌包給自己⋯⋯。
在一次聚會上,我用手機的計算機算給她看,對她說,如果她可以把買名牌包的機率降為2年買1次、上下班改搭捷運、手機沒用到壞不用換,1年起碼省下15萬元;如果生了孩子後願意讓媽媽幫忙帶,1個月給媽媽1萬2,000元補貼,都還足夠呢!「其實你不是沒錢養小孩,你是不想改變現狀吧?」朋友靦腆地笑了笑說,「養小孩哪有那麼便宜⋯⋯」
我喜歡日本電影《佐賀的超級阿嬤》中的阿嬤說的一句話:「做人不能小氣,但節儉是美德。」節儉絕對不是要你當鐵公雞,而是用更理性的態度去適度消費。如果願意調整消費方式與習慣,養孩子絕不像大家想像中那麼難。
FB粉絲專頁:郭莉芳X Smart理財講堂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