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



隨著加權指數的最大權值股台積電(2330)於6月24日現金除息8元,並在7月1日靠著美中貿易戰緩和的消息一舉填息後,市場便把除權息焦點轉移至第二大權值股鴻海(2317)身上,鴻海將於明天(7月25日)除息,每股配發4元現金股利,依7月23日的收盤價80.9元計算,殖利率近5%。

值得留意的是,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為了投入總統初選,已於上次董事會卸下董事長一職,新任董事長由半導體見長的劉揚偉擔任,郭台銘則是續任董事一職,更表示他絕對不會再回到鴻海,而從劉揚偉的人事任命不難看出,半導體將是鴻海主要的未來發展核心。

創辦人大買鴻海股票逾30億元,後市看俏
郭台銘雖已交棒,不再擔任董事長及集團總裁,但從內部人持股申報可以發現,他從去年11月起,一路加碼鴻海股票,2019年6月續買550張,已連續加碼8個月、加碼張數合計超過4萬張,大買超過30億元。目前為止,其個人持股已達9.65%、約133萬8,000張,依鴻海目前(7月23日)收盤價計算,市值超過1,082億元。

先不論郭台銘加碼鴻海股票是否有其它目的,且其個人未來動向仍不明,但是,單就籌碼面和信心面角度來看,每當大股東增加持股時,往往象徵著「利多訊號」。

一般來說,內部人和大股東增加持股時,有以下2項優勢及正面訊號:
1.籌碼更加集中,相較於散戶,內部人持股籌碼不易鬆動,持有的時間更長,有助於穩定股價和其日後的上漲。
2.內部人往往比散戶更了解公司狀況及產業展望,當內部人持股增加時,多少隱含著公司及所處產業展望正面的訊號。

再細究籌碼面,外資法人主要因中美貿易戰和對資通訊產品展望有所疑慮,半年來賣超鴻海近5萬張股票,但對比郭台銘個人買超逾4萬張,可說外資賣的股票幾乎都被郭台銘一人承接,可見其對鴻海後市深具信心。

本益比、股價淨值比皆在歷史低水位
從基本面檢視鴻海,以近4季EPS合計7.91元計算,目前本益比僅有10.22倍、Q1財報結算每股淨值為91.42元,股價淨值比不到1,兩項數據皆顯示出鴻海跌深的訊號,而由本益比河流圖(圖1)和股價淨值比河流圖(圖2),也能觀察出公司本益比和股價淨值比,目前都位處歷史區間下緣,按照過往的歷史數據來看,近期股價確實有被低估的情形。

除此之外,根據公司第一季的季報,帳上現金及約當現金高達8,193億元,折合股本1,386億元後,每股約59.11元,由此可見,鴻海擁有相當高的含金量,公司保留現金極高,未來抵禦風險與處理危機的能力和資源相當豐沛。

圖1:鴻海(2317)本益比處於歷史區間中下緣
資料來源:財報狗 資料時間:2014.01~2019.07

圖2:鴻海(2317)股價淨值比處於歷史區間下緣
資料來源:財報狗 資料時間:2014.01~2019.07

鴻海營運面臨3大隱憂
鴻海的隱憂則在於今年第一季公司獲利「三率三降」,毛利率、營益率以及淨利率都呈現下降,使得稅後盈餘較去年下滑達17%,不過,營收則是創下歷年同期新高,且在去年減資2成瘦身股本下,每股盈餘(EPS)較去年微幅成長2.87%,由2018年Q1的1.39元成長至今年Q1的1.43元。再者,則是鴻海代工的蘋果主要商品iPhone銷量出現成長趨緩,甚至是下滑的情況,也將造成未來營收增長上的不確定性。

最後,則是鴻海未來營運恐續受貿易戰干擾,在川普祭出制裁、揮舞保護大旗的情況下,美國對中國出口的資通訊產品開刀,因鴻海有極大比例在中國生產與出口,貿易爭端的持續和惡化與中國大陸日益升高的勞工成本,恐將成鴻海未來營運上的最大干擾。

總結》
展望後市,鴻海雖被3大隱憂夾擊,未來營運恐受此三事件牽制,但在低本益比、低股價淨值比的保護下,股價低檔的公司價值已逐漸浮現,近日亦有亞系和美系外資分別提高鴻海的目標價到100元和110元,及買進與加碼的正向評等。再者,最熟悉鴻海、最了解產業前景的前董事長郭台銘,也一路加碼、進場大買超過30億元,讓人不禁期待鴻海接下來的「填息行情」,是否會像台積電一般快速達陣。

延伸閱讀
中美貿易持續延燒,台股這4檔有望受惠「華為轉單」!
貿易戰鴻海遇逆風》呂芳銘:3000億美元關稅反應時間短衝擊較大,5G可能發展2套標準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