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新聞

屏東縣近幾個月屢次在外銷水果議題上獨占鰲頭,整個行政體系無不卯足勁幫屏東農產拚國際賽。作為一個農業大縣,屏東其實還有一個鴨子划水的新農業正在萌芽當中:可可。當然這股風潮也吸引不少企業化、系統化經營業者的目光,紛紛投入發展創新商業模式,間接帶動周邊商機。

一場500年的飲食革命
歐洲人對世界的其中一大影響,應該就是發現新大陸、掠奪新大陸吧!咖啡、巧克力、蔗糖這些當代飲食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早前就是歐洲人從中美洲帶回去並加發揚光大的食材。一樣都是熱帶作物,巧克力的來源「可可」在成為巧克力之前,所歷經處理加工手續比咖啡複雜許多,包括豆子階段的處理、精煉階段的巧克力工藝,歐洲人用可可發明了巧克力,如今不僅有專業巧克力訓練制度,甚至歐洲也有不少國家也設立「巧克力博物館」-- 設立在一個種不出可可的地方。

從歷史細究這些微小的矛盾,事實上是有趣的。但屏東縣所投注的重點更偏重於實用的統計:全球可可/巧克力消耗總量常年呈現成長趨勢,台灣每年進口量是以數十億元計。可以簡單理解:全球可可需求力道之強勁,只要沒有壞掉的可可,基本上種得出來都會有人收購。

可可種植生長環境約在地球南北迴歸線內,剛好台灣就是屏東縣最適宜,加上台灣農業技術發達,不出幾年就有相當好的成績。以全球國家競爭力、人類文明分佈的勢態來看,台灣八成是最接近熱帶區域卻又整體經濟、教育都擁有高水平的地方,也就是說,台灣種的可可不是用來外銷這麼簡單,我們是札札實實地可以真正從生產種植示範到高級巧克力工藝的完美平台。有多難得?可以從來自日本、香港的旅客身上看到答案。

讓人信賴的安全環境
全台第一個、同時地理位置最南端的阿信巧克力農場分享幾個案例。日本與台灣的深厚情誼或許也有助益,但不少日本巧克力達人特意從日本飛來台灣,一家一家試台灣自種的可可、全數打包回日本試做,這應該不會只是感情好這麼簡單。農場也遇過香港客人,從台灣旅遊回香港後,不惜負擔所費不貲的國際運費也要從農場購買巧克力/可可產品回港享用。

台灣農作品質、台灣整體環境的可靠度,讓嘗試在台灣自種、自創可可品牌的農場深具信心,台灣可可領域相信能有20年以上的榮景。

巧克力這個幸福美味的食品,其中最重要的成分「可可」早已有數不清的文獻歌頌他的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高含量的抗氧化物質「多酚」。而整顆可可豆都充滿經濟價值,從多酚成分、到可可脂,從食品到保養品,因此從可可而來的巧克力,其成分的多寡、純度,可以區分出品質高低懸殊的眾多產品等級。這樣一個高經濟價值的作物,搭上全球市場的瘋狂需求,成為後檳榔時代屏東農民轉型的大好機會。

走別人不敢走的路
從種植可可的源頭開始建構台灣本土可可的平台,其實是一場大規模的創新歷程。台灣業者在建立巧克力品牌的階段,絕大多數得過過洋、沾點歐洲巧克力文化底蘊。如今台灣自己摸索出一套know-how之後,未來大玩創意是可期待的!畢竟我們也是農業技術輸出大國,氣候環境也對,國民教育水平高,要深度打造一套巧克力/可可學習系統並不難,但難在投入的資金規模。

要真正自家種植到足夠供應自家產品線的規模,又要有一座像樣的農場腹地面積,還有足夠的銷售市場支撐來收購周邊農友作物,乃至從育苗開始到推廣種植,這工作其實跟教出一個麵包師傅、教出一個修車師傅一樣,是個燒資金燒體力的大工程。尤其是在國家公園內要開墾出一個合法的休閒農場,從籌備到開園歷經五年光陰,投入的資本以億元計,這條艱辛的路不是偏執狂,難以走下去。

生態、食農教育、本土食材、縮短碳足跡,有太多環境友善的訴求可以包裝成商品,而最根本是必須要有場域,那跟做飛機造船艦一樣,有個很高的進入門檻,才能做得有模有樣。一但有了雛形,接著就能注入在地元素了,比如說,開發台灣本土食材的特色口味:融合車城鹹蛋黃的比利時巧克力、採用屏東有機玫瑰農園的玫瑰手工義式冰淇淋,這些長紅產品都能讓旅客留下深刻印象。又基於華人愛喝茶的文化,創新開發「阿信可可茶」明星商品,更是以「保留整顆可可豆」來作訴求。用多少密度的棉紗袋、用多少比例的豆殼豆碎搭配、用什麼樣的茶包車縫線和針車改良,這些努力都過去了,「我們最大的期望,其實是將巧克力與可可的關係以及可可這個農作物,好好地介紹給國人。可可對於國人而言是一種陌生的作物,其實大多數國人都只認識了可可的1%,而阿信努力的是剩餘大家所不認識的99%。在政府部門完成推廣種植的階段性任務後,接下來就應該輔導業者,在研發產品的創意面向上,投注資源」,業者如此期許。

About阿信巧克力農場
地址:屏東縣恆春鎮萬里路27-8號
電話:08-886-9696
開園時間:09:00~18:00 全年無休
www.taiwanchoco.com.tw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