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

房價,下跌,房地產,炒房

世間萬物的不和諧都可歸結為分配不均,高房價也是因為供需上的不均衡造成,可是實務上我們就是很難做到樣樣均衡。像台北市這樣的大城市房價上漲,有其支撐的理由,因為供给量太有限了,但是需求(購房者)卻源源不絕,來自全省各地。所以只要房價到達買房人心目中的甜蜜點,就有人伺機買入,因此不太可能有房價驟跌或腰斬的情況。

為什麽大家都想買台北的房子呢?這又是資源的不均衡造成的,台北市聚集了包括:文化、敎育、交通、行政、醫療、政經…等各項公共資源,因而其地位是難以被取代的。

在市場經濟裡,道德倫理只是空談,市場總是和道德背道而馳,有人說:「有錢任性,沒錢認命」是有道理的。有錢人房子好幾套,很正常,一些大城市的房子年輕人買不起房也很正常,可是政府有必要為他們解決居住問題。

當房子脱離了居住的本質成了炒作的商品時,市場機制中的正常供需就受到了扭曲,炒房客利用囤積減少了供给,從而推升了房價。為了達到「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這個目標,政府有必要透過財稅政策的制定來消除這種的不平衡。

對炒房嚴加打擊除了讓房價回歸理性外,更重要的是要建造更多適合一般民眾居住的房子,以合理售價、租金提供給民眾買或租,最終讓大家實現美好的住房夢想。

無論是房價還是房租,其實隨著經濟的發展本來就應該是上漲的,但過度的上漲就不正常,當今存在的現實問題,就是分配不均。房價房租隨時都在漲,而收入則可能好幾年也不見調漲。

其實房子總量不缺,而是因為炒房才使房價飆漲,因為有錢人買多少間房都可以買得起,除了自住之外,他們囤房等待房價上漲,這些人的炒房消化了房屋的可銷售存量,囤房造成供給的短缺引發了房價的上漲,這也是財富不均造成的。

資訊不對稱,造成人們買房的衝動。財富上的不均等,造成房子短缺。公共、配套資源的不均衡也造成各區域間的房價不均衡。房價愈來愈高,則是人們居住結構的不均衡造成,另一方面,租賃市場沒能健全和完善也加劇了問題的嚴重性。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人心如此。到了房地產上,也同樣的適用。要是大家都沒有房,也就沒人天天喊著非要買房了。買不起房並不可怕,但在炒房者的操控下,房價一天一個價,愈來愈買不起,愈買不起愈不敢等,使得購房者處在一種恐慌狀態,此時房價能低得了嗎?

根據不同需求層次的人提供不同的產品,解決每個層次人群的居住問題,加上空置稅..等財稅制度,建立起長效機制,那時候房地產不均衡問題才能大大緩解。

台灣房宅的自有率近年來一直維持著85%左右的高比率,亦即除了少數人和年輕人外,大多數人都是有房族,降房價就是要減少這些人的資產,這些人當中還有很多是背負著房貸壓力的,在這樣的背景條件下,期待房價大降,甚至腰斬都會是不切實際的。

本文獲「台灣商務」授權轉載,原文:胡偉良告訴你高房價降不下來的真相{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