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新聞

自從中美貿易關係又轉趨緊張後,根據廠商回報,美國企業在中國面臨的報復行動愈來愈嚴重。

路透社22日報導,中國美國商會(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及上海關係協會指出,在調查成員對關稅影響的意見後發現,接近半數的成員都觀察到,隨著北京、華盛頓的貿易大戰愈演愈烈,中國也對美國企業以非關稅壁壘進行報復,不但政府安檢的次數增加,海關的放行速度、以及專利等各種申請的審核速度,也都更加緩慢。40.7%的受訪者正在考慮、或已經把製造基地移往中國以外地區。

這份調查是在中美5月稍早互將關稅拉高後進行,受訪人數接近250人,其中近3/4的受訪者宣稱,關稅已開始衝擊到競爭力。為了因應,約1/3的企業表示,未來中國分部主要會聚焦大陸內需、而非海外市場。其他1/3的受訪者則說,他們已經延後甚至取消了投資決策。

美國貿易代表萊特海澤(Robert Lighthizer)本週四(5月23日)將在巴黎舉行的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部長級會議場外,與來自歐盟、日本的官員碰頭,討論要如何攜手因應其他國家的「非市場導向政策」(non market-oriented policies)。這次會談預料大部分的焦點都將放在中國的補貼政策上。

已開發國家對中國愈來愈不滿。外媒曾於4月報導,世界貿易組織(WTO)已決定,中國並未像北京宣稱的那樣,自動在2016年取得「市場經濟體」(market-economy)的地位。這是歐盟及美國的一大勝利。歐盟之前在對中國開徵反傾銷關稅時,是以「非市場經濟體」(non-market economy)作為計算條件,這樣算出來的罰金會較高。

美國去(2018)年9月30日在與墨西哥、加拿大達成的美墨加協定(USMCA)當中,新添了一項條款,若貿易夥伴另外跟「非市場經濟體」獨立敲協議,那麼美國有權撤出。所謂非市場經濟體,指的明顯是中國。(相關文章見此)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資料來源-MoneyDJ理財網{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