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人侯佩岑前年生子,沒想到卻篩檢出罹患「ABO新生兒溶血症」,一出生,就被送進台大新生兒加護病房;演藝圈銀色夫妻宋達民、洪百榕多年前,也面臨女兒聽力逐漸消失的憾事,得反覆就醫治療。
現代人晚婚、晚生,伴隨而來的新生兒風險也隨之高漲。媒體上斗大的標題「小孩燙傷,治療五天花費近6萬」、「小孩突發疾病住院12天,醫療費燒近57萬」、「紅斑性狼瘡導致住院兩天,自費藥物就要兩三萬」等報導,更讓人躊躇、擔憂「賺的錢不夠養小孩」。
生小孩不容易,養小孩更考驗爸媽的口袋深度!正因風險難以預知,新生兒的保單規劃成了許多父母的煩惱,如何在能力範圍內,給寶寶最好的保障?
臺銀人壽專家建議,父母是孩子最大的依靠,也是家庭收入主要來源,先盤點好自己的保單內容,架構好強大的保障後盾,才能真正保護孩子(延伸閱讀:宅女小紅「幫小孩存錢,不如把自己照顧好」)。
建議一:從風險缺口推算保額
在規劃新生兒保單前,應該先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如果小孩生病、住院,由誰照顧?
□照顧小孩的人是否在工作?需要請假嗎?
□若長期請假或因此離職,薪水損失會造成家庭負擔嗎?
□現有存款,能支應多少醫療費?
□無法負擔的醫療費用上限是多少?
□當醫療費用遠超過存款時,會影響家庭財務嗎?
「從結果去衡量保險需求,而非發生機率。」臺銀人壽專家指出,新生兒保單並不是愈多愈好,而是希望在小孩生病或意外發生時,能夠獲得最大的幫助,且不造成家庭負擔,釐清上述問題,對風險缺口有概念,才能客觀抓出自家新生兒的保單需求,究竟要保哪些項目?保多少保額?
建議二:重大疾病險、醫療險與意外險優先
在小孩尚未有自主工作能力前,新生兒保單以重大疾病險、醫療險與意外險為先,且最好保單具有附加因意外導致燒燙傷、骨折未住院或是門診手術等內容,讓保障更為全面。
隨著健保改革,愈來愈多自費項目,包括昂貴的藥品、手術醫材、輔具,反而成為住院期間高於住院費的支出,因此,建議優先考量「實支實付型」醫療險,再斟酌「住院日額型」醫療險。
此外,新生兒正處於探索世界,好動的階段,意外不會少,規劃時別忘了將意外住院、意外醫療、燙傷等一併納入,「保額一次到位,才有足夠的醫療保障。」
建議三:終身+定期=小錢大保障
以小朋友的保單需求來說,最經濟的方式是以附加方式,為兒女買入定期醫療險、定期意外險,最能發揮小錢大保障的效益。以臺銀保單為例,若爸媽已經投保,可以幫0~22歲的兒女附加「金安心住院醫療」、「金安康傷害醫療」等保單,就能一家一起享有,保單提供的實支實付型或日額型擇優給付服務。
若父母尚未有主約保單,也可以透過一張小額終身壽險+定期醫療、定期意外險的方式,進行規劃。
臺銀人壽專家表示,醫療方式隨時在進步、變化,小朋友的保單不需執著「終身型」產品,透過一般定期險種,就能以較低的費用達到風險防護效果。
來源|臺銀人壽提供
想知道更多,這裡有幫手►►►{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