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肺腺癌」一詞登上各大熱搜,原因是知名節目主持人陳文茜在今年(108年)2月底時因為呼吸不順等身體不適症狀就醫,才發現是罹患肺腺癌,趕緊安排手術摘除患部。其實不只陳文茜,台北市長夫人陳佩琪也在8年前一次無心插柳的健檢時,被告知罹患肺腺癌第1期,雖然經定期追蹤複檢後,已撐過5年的高風險期,但對肺腺癌的擔憂依舊。
肺癌分4大類,分別為大細胞癌、小細胞癌、鱗狀細胞癌及腺癌,而其中,肺腺癌占整體肺癌的病例就多達68%。肺腺癌的症狀有慢性咳嗽和胸悶胸痛,因為和許多較普通的疾病症狀類似,所以常有因為輕忽而導致延遲就醫的情形。若腫瘤擴大到影響支氣管,還有可能會導致咳血、痰中帶血等。而依病情程度又分成0期~4期,最末期的癌細胞甚至可能轉移到肝、腦和骨骼。存活率也從95%一路隨期別增加降至5%。
通常肺腺癌是肇因於抽菸,然而奇怪的是,明明陳文茜和陳佩琪都不是癮君子,為什麼還會罹患抽菸者易得的肺腺癌呢?也許環境空汙嚴重逃不了責任,畢竟就算不抽菸,若時常躲不掉車水馬龍的廢氣陣,即使是不抽菸的人,吸入的有害氣體也足夠對身體產生負面影響。且肺腺癌又好發於女性,統計數字中,台灣95%的肺腺癌女性並沒有吸菸史,推測較常從事廚房家務也有影響,畢竟廚房油煙可不比汽車排放還安全啊。
總說預防勝於治療,但若真不幸罹患肺腺癌,該有什麼樣的保險種類能夠提供醫療給付等理賠呢?尤其癌症治療在我國又屬於昂貴醫療項目,總看到因為家中一人罹癌,巨額醫療費壓垮全家的各類新聞,若真要彌補因癌症治療而產生的經濟缺口,保險肯定不能少。癌症治療與相關費用主要可理賠的險種分別為:一般實支實付、重大傷病險、癌症險,至於3者各自優缺點為何?就讓專業保險從業員與財富網記者為各位解答:
1.實支實付醫療險
顧名思義,實支實付醫療險就是被保人在醫療費用上面支出多少,就能理賠多少。不過大部分實支實付保險都有給付上限,由各家保險公司自行規定,也就是說若真的單次醫療支出超出上限,剩餘的部分就得被保人自行承擔。實支實付醫療險的好處在於,健保不給付的自費項目都可以申請理賠,像是癌症治療需要的標靶藥物、達文西手術等,實支實付都會理賠。而規畫的額度最低從10萬開始,端看投保人自身對於保障的需求調整。
2.重大傷病險
重大傷病險理賠方式是只要申請取得重大傷病證明,就能獲得理賠。理賠方式為一次性給付。以國泰人壽Hen鍾意重大傷病險為例,承保年齡為15~45歲,繳費與保障期間同為10年(也就是最後的保障年齡為45歲)理賠金額會因癌症期別而異,第2期和第4期的理賠金將有不同。若投保50萬元,年繳保費為3,000元,不隨年紀增加而改變。當確診為癌症且領取重大傷病證明後申請理賠,則最多可獲2倍保額的理賠金100萬元;若投保最高保額200萬元,則確診罹患原位癌以外之癌症可獲最高理賠800萬元。而重大傷病險在投保上屬於狀況健康可續約、有事則不可再保的一次性保險。若今天投保後不幸罹患癌症申請理賠,保單在一次性給付後即失效;而該投保人在之後也不能再保這類保險。
重大傷病險與重大傷病證明有一點需要注意:排除原位癌,又稱零期癌。也就是說若發現為零期腫瘤但沒有治療的迫切性,則無法申請重大傷病證明、同樣重大傷病險也不會接受理賠。
3.癌症險
癌症險又稱防癌險,有分成一次性給付以及醫療住院等給付,多為附約形式,需搭配保險公司的醫療型或儲蓄型主約投保。以台灣人壽終身防癌健康保險附約(需另搭配主約)為例,投保年齡0~65歲,繳費期間10年,給付項目除了第一次罹癌給付、還有包括癌症治療過程之醫療費用補償、若不幸因癌症離世則有身故保障。
實際試算,若25歲女性投保,投保單位日額2,000元,該年的附約部分保費為1萬4,600元,保費隨年紀增加而改變。則確診初次罹癌後,可獲癌症保險金最高10萬元;癌症住院日額保險金2,000元/日(最高給付365日)、療養保險金2,000元/日、門診手術醫療保險金4,000元、住院手術醫療保險金4萬元、放化療保險金2,000元/日等等,若需骨髓移植則有手術保險金10萬元;乳癌患者切除患部後的乳房重建保險金則給付4萬元。林林總總保險金給付下來,最高可領360萬元的理賠金。
購買防癌險除了癌症醫療相關給付須考量,還須注意該保險內容是否有理賠併發症(例如放射化療引起的頭痛、手腳僵硬而因此就醫),基本上併發症醫療因同屬一般醫療給付,增加理賠併發症的防癌險並不會比未理賠併發症的防癌險保費高出多少。惟要保人可在確定投保前多加留意。
讀者可能會注意到,防癌險單單附約保費就滿高,確實,防癌險的保費愈來愈貴,肇因於理賠人數愈來愈多,概念如同汽機車第三人責任險調高保費一樣,為交通事故愈來愈頻繁而導致。
4.失能險
失能險近2、3年非常熱門,因為國人日漸體認到失能照護是場長長的仗,尤其不管是聘請本籍或外籍看護進行全天的照護,每月單看護費用就至少2萬元起跳,還不包括醫療耗材等支出雜項。家中只要有一位失能的家屬,對全家人除了心理上造成影響、經濟上也會有不小的負擔。為此,各家保險公司相繼推出提供失能照護按月/年理賠的保險,好彌補健保無法給付的照護費用。
可能有些人會以為失能多來自於意外,其實不然,國人失能案例中,僅有10%是來自意外,疾病導致的失能則占57%!許多重大疾病到後期多會導致患者不良於行,也不難想像疾病占失能比例這麼高了。
失能險主要給付項目為一次性的失能給付和失能照護費用按月給付,若不幸因癌症失能,則可獲理賠。一次性給付失能保險金按級別(1~11級)理賠不同金額、以及2萬元左右/月的失能扶助保險金(第6級以下才有理賠)。若以肺腺癌患者切除患部為例,切除1/2的臟器屬第9級失能、若切除少於1/2則屬第11級失能。
失能險的保費是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若年輕人與中年人同時投保,兩者保費可以差到2倍。癌症若不幸病情發展至末期,患者失能的機率很高,若對於醫療費用以外的可能照護費用也有所擔憂,失能險應該能幫上不少忙。
台灣癌症比例極高 保障別怕少
其實除了肺腺癌,其他種類的癌症在台灣病例數也極多。2017年的統計資料中就指出,該年共有4萬8,037人因惡性腫瘤而死亡,其中19.2%是氣管癌及肺癌、17.5%是肝癌與膽管癌。2018年的量化數據更駭人,平均每5分鐘就有一人被診出罹癌、每11分鐘就有一人因癌症而死亡。即使家族中沒有癌症病史,現在人們所處的環境也較以往複雜許多、生活中處處充斥可能誘發細胞病變的有毒物質,教人們無法對癌症卸下心防。除了平時飲食與生活盡可能維持規律健康、相對應的保險也建議配置,才不會在運氣最差患病之時,沒有足夠的經濟支撐整個療程。
針對癌症相關保險配置,國泰人壽展南屯業務主任柳彥陞就建議,應以實支實付醫療險為規畫第一優先,因實支實付險的給付範圍廣泛,無論大小疾病,只要是自費且醫生建議之醫療行為,就能夠理賠。而若要再進一步配置,則會建議投保失能險,若癌症末期導致失能,則照護費用等也能透過失能扶助金去填補。至於重大疾病險及防癌險孰先孰後?柳彥陞表示,仍得看要保人對於自身健康狀況及可能風險的評估再做決定。也許有家族病史的人與沒有家族病史的人在選購險種上有不同的預想。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