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新聞

 

卡片 證件
圖片來源:dreamstime

近日國發會赴立法院進行業務報告,規劃在2020年換發結合自然人憑證的新版「數位身分識別證」。在未來,國民身分證上面將只會保留「姓名、身分證字號和相片」,像是「配偶、父母、出生地」等資料將不會出現!而目前的性別欄位,也會納入跨性別者,並改變顯示的方式。除此之外,許多人很介意的國旗,也會在身分證上缺席。

先不論這些改變是否政治正確,或是這些資訊背後的意義。我們可以從行為心理學層面,試著評斷一下這場鬧得沸沸揚揚的換發政策,究竟是不是一個好政策?

損失趨避(loss aversion)
首先要拋出一個疑問:「人是理性的嗎?」

我想大部分人都會給出肯定答案,畢竟沒有人想要被冠上「不理性」的標籤。

但現實也許跟你想的不一樣。著名的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內曼(Daniel Kahneman)和 阿摩司·特沃斯基(Amos Tversky)曾經做過一個實驗:

設想有一個投擲硬幣的賭博遊戲。參賽者只有一次機會,如果硬幣正面朝上,將得到100美元獎金;相反地,如果硬幣呈反面,參賽者則需要付出100美金罰金。實驗想測試,在不同的金錢誘因情況下,受試者參加遊戲的意願。

如果單從機率上來看,這遊戲似乎挺公平的。按照常態分布,硬幣擲出正面與反面的機率,各佔50%。贏錢與輸錢的機率,都是相等的。

但實驗結果卻出乎意料,在獎金與罰金相等的情況下,大部分的受試者均不願接受遊戲!受試者認為獎金太低了,不足以彌補擲出反面時,所需要付出的罰金。心理學家不斷提高獎金,一直到硬幣擲出正面時可以獲得250美金,受試者才普遍願意參加遊戲。

這個實驗得出一個結論:人們估計損失東西的價值,是得到相同東西的價值2.5倍。因為對於損失,人的感受會更深刻。人會有「損失趨避」的潛在意識,只有當誘因大過損失很多時,才會驅使人們去接受可能的損失。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當股市大跌時,許多投資人會選擇賣出賺錢的股票,而非停損虧錢的股票。因為賣出虧損股票,人們除了必須承受金錢虧損,還有更難受的心理損失感!

「失去的痛苦程度,是得到快樂程度的2倍半」
那這和我們要談的身分證換發議題有什麼關係呢?

當然有關係,政策就是一連串的改變,而每一個改變,都會影響人們的評價。換發身分證的資訊改變,就像是一連串的擲硬幣遊戲。

讓我們把換發身分證的情況簡單化。首先,假設未來政策施行後,會將3種資訊拿掉(分別為性別欄、配偶欄、國旗),而依照對各資訊的同意與否,我們可將全國人民區分成4群人(3種資訊皆同意的人、只同意2項的人、只同意1項的人、完全不同意的人)。

接著,依照行為心理學的假設,我們設定當人們同意這項改變時,得分計為1;如果該項目變更為其所不樂見,則假設得分為-2.5。那結果就會如下:

A:對3項資訊變動都不同意的民眾→ -2.5*3= -7.5
B:只同意1項,2項不同意的民眾→ 1-(2.5*2)= -4
C:只同意2項,1項不同意的民眾→ 1*2-(2.5)= -0.5
D:對3項資訊變動都同意的民眾→1*3=3

總結下來,我們可以發現只有全面抱持著贊同政策立場的人,才會有正數的評分,其餘全是負數。也就是說,除了完全同意的人之外,其他人都會有不滿意這項政策的地方!

「得到的似乎理所當然,而失去的總是比較痛。」
完全贊成身分證改革的,在社會中必定只是少數。而各個族群之間,是很難達到最大公約數。從這個角度理解,就不難知道為什麼這項政策出來時,各界罵聲四起了。

大部分的政策改革,相信都是政府為了公眾利益而為之。不過政策的推行,並沒有上位者想的那麼簡單。就像世界上並沒有「魔術子彈」──隨用隨有效的政策,當政府需要帶領公眾跨出較大的一步時,還是需要更多的溝通,才能順利磨合各方意見。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