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

總是到月底就捉襟見肘、開始過著一週七天泡麵滿貫的省錢生活?或者每次看到航空公司突如其來的機票促銷,航線剛好是你心儀許久的目的地,卻發現戶頭沒有多的錢可以在海外揮霍?相信沒富爸媽可依靠的自立小資族都多少有過這樣的慘痛經驗、或者身邊有朋友正經歷著這種痛苦(先承認你就是你朋友!)。到底要怎麼在薪水無法快速成長的情況下,灑脫地揮別月光、錢不夠花的生活呢?小編四處幫大家打聽,一些真的有在執行存錢的人們,是如何利用一些「心法」實踐自己的儲蓄目標!以下提供5個執行起來一點都不難,卻可以改變生活的理財心法:

1.高額消費下手前,先花一天的時間考慮
網路購物越來越發達,瀏覽任何社群網站時很容易一不留神就被商品廣告吸過去,也因此常鑄成衝動購買的錯誤。不只是高額的衝動購買很傷元氣,小額累積起來也是可觀的數目。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根本方式就是在購物欲浮現腦中時,控制雙手暫緩下單,並要求自己花一天的時間去審慎考慮,這項購買是否必須?比起放一雙要價上千元但卻很少穿的鞋在鞋櫃裡集塵,上千元的現金在手,你能擁有更多更好的消費選擇(郵局零存整付、每月定期定額買零股...等等)。

2.將控制預算這件事看成「Yes運動」而非「No運動」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為自己的消費行為訂立預算標準,是件又難又違反人性的事。但你可知道,稍微調整一下對待預算的心態,控制預算可以很正面、很有成就感。舉例來說,當你今天在百貨公司看到一個漂亮的提包,你應該想的不是「我不能買,因為我得省錢」而是「我不買,就能多出一張去日本的機票」,在消費前養成想起儲蓄目標的習慣,並把整個阻止不必要花費的過程正向化,你會發現,控制預算真的超級簡單!

3.應用523法則
比起將薪水一半作為存款,我想523法則會更適合許多自己租屋的小資族們。將薪水的50%用在必要消費上,例如飲食、房租、水電瓦斯和交通費用;接著強迫自己存下20%的收入,可以是在郵局定存、或者積極一點投資在穩定獲利的金融股上,這筆錢也可做為臨時基金,若遇上必須轉換工作的空窗期、或發生意外或疾病時,這20%的存款就能兌現解救自己;最後是30%的非必要消費,囊括所有的娛樂、假期或者節日送禮,反過來說,若30%只花了15%,那麼就能將多出的15%再放進存款裡。恪守523法則,你不會一夕致富,但你能逐步看見自己的儲蓄有成。

4.別為孩子省了自己的人生
「別為了給予孩子最好的資源,而放棄儲蓄自己的退休金。」在華人的觀念裡,父憑子貴,父母在市場辛苦賣菜,卻送孩子去昂貴雙語幼稚園唸書的例子不少。然而,儘管你希望能讓孩子不要輸在起跑點,但將他們直接放在跑道中央讓他們只須靠自己跑後半段,真的是好事嗎?其實,對孩子最好的選擇,就是努力積攢自己的退休金,不要在老後成為他們的負累,讓你的孩子可以在經營他們自己的家庭上負擔較輕。政府提供給學生的就學貸款利率低,透過學費自籌的方式,也能更早培養孩子經濟上的獨立能力。最重要的是,退休後屬於無業的狀態,若此時要向銀行借錢,會更加困難。

5.就算不是有錢人,也可以找財務顧問
雖然現在越來越多人自行執行投資這個動作,可能是股票、可能是基金、或者期貨,但還是常常聽到意外賠光退休金、甚至破產的例子。接觸投資越來越容易,但並不代表投資賺錢也變得容易。尤其是工作忙碌、卻又想投資金融商品的人,真的能確定自己具有足夠的判斷能力嗎?約翰.柏格創立的基金公司領航投資(Vanguard Investments)就做了一項研究調查,發現有設立完整投資退休策略的人,在投資上得到的回報會比一般人多出3%!有沒有明確、可信的投資理財策略,不只會影響你現在的財務狀況,還會影響到未來的退休生活。無論是投資建議、理財建議,只要你真的遇到自己想破頭也找不出改善方法的問題,儘管去尋求專業財務顧問的幫忙。就算你是因為賺得不多所以月光、或者房貸擠不出來,當你的財務狀況生病了,就去找財務顧問幫你健診,就像醫生不是只醫有錢人,對吧?

回顧上面所提到的5點心法,理解容易,做起來也不難。最關鍵的是如何有決心的踏出改變與實行的第一步,不管你是新鮮人、小資族、爸媽族還是準退休群,改變理財行為永遠不嫌晚(當然是越早越好)。小編要開始對控制預算說「Yes」了,對月光說慢走不送,一起搭上健全理財列車吧。{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