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理財

想要安心退休,除了積極投資,難道沒有別的辦法了嗎?其實,靠著穩紮穩打的「儲蓄」也能達成。本文的主人翁就是個靠著有紀律的儲蓄習慣,買了房子收租、安穩挺過年金改革的退休公務員。再保守的金錢運用,只要步步踏實,都能結果。

台北市東北一條靜巷內,開著一間混合台歐式的麵包店,十多坪大的店面陳列著滿滿的麵包、糕點。劉姐圍著咖啡色圍裙,在出爐的麵包架與櫃檯間忙進忙出。今年56歲的劉姐,兩年前自公務單位退休,轉而與認識多年的麵包師傅朋友合作西點麵包店,是典型的中年創業。

生活簡樸努力儲蓄 買房當存錢
劉姐與先生育有兩個兒子,兩個小孩都已經大學畢業兩三年,步入社會一陣子。小兒子一當完兵就到對岸的台企工作,大兒子在台北當工程師,因交通便利仍住在家中。作為一位退休公務員,劉姐是在退休之後才遇到了軍公教年改,所得將逐年遞減,但是相較於一些軍公教人員覺得難以適應,劉姐對於年改卻沒有怨言,也許是年資夠久,加上一直以來生活簡樸、有些積蓄,劉姐認為年改後,對於自己的退休生活並不會影響太多。

劉姐專科一畢業後就在公務單位工作,民國80年時第一次購屋,買入住了二十多年的現居處,位於新北市的社區大樓。民國96年買省吃儉用後,買了第二套房產出租,是離家不遠的公寓一戶,目前每月的房租收入約15,000元。劉姐說,買房時完全沒想到要投資,只想著趕快把存款拿去買房子、省下的薪水用來繳房貸,強迫自己儲蓄,免得不知不覺中把錢花掉。

在劉姐的觀念裡,投資房地產買低賣高是商人的思維,作為一個小老百姓,不敢想著要讓房子自己增值多少,能夠拿來留住存款,就足夠了。劉姐早已與先生講好,若未來真的有財務上的需要,首先就是賣掉那一戶公寓換現,絕對不要再向銀行借錢,「有多少錢做多少事」,劉姐這麼說著。

退休開麵包店 創業甘苦談
劉姐和朋友經營的麵包店就開在國小側門附近,生意看起來不錯,不過劉姐卻直呼經營麵包店並沒有像中容易。談到兩年前退休後轉行開麵包店,劉姐說,因為個性較保守謹慎,當初在購買開店設備的時候,幾乎都添購二手機台,但儘管如此,純硬體設備的成本也高達300-400萬。而麵包業的淡旺季營收差別大,扣掉人事、材料等成本後,淡季有時甚至是虧本經營。劉姐與合作的夥伴當初都沒有訂立幾年要回本的目標,目前經營兩年仍距回本有一大段距離,前陣子附近新開了間連鎖麵包店後,劉姐預計想要在五年內回本可能是難上加難。

{DS}

慶幸早接觸保險 規劃尚待圓滿
退休後,劉姐的生活費主要來自公務員的退休金。她算了一下,生活開銷、每年預計出國旅遊一次的花費加總起來,平均每個月不需花到四萬元。以目前的退休金以及存款來看,應付不成問題。再問她是否有規劃保險等保障,劉姐語氣輕快了起來,直說「有!而且慶幸自己很早就買了,不然現在同樣的保費能給的保額差多了!」二十幾年前生小孩後就開始添購各項保險的劉姐說,因為早已繳滿20年,現在每年需要繳的保費已趨近於零,但卻還是能享有許多保障。最近接觸到一些保險相關訊息,才驚覺現在相同保額所要負擔的保費已經高出許多。但問到是否有配置近年因為長照問題而興起的長照險,劉姐搖了搖頭再沉思幾秒,「之前還真的沒想到,看來好像需要研究一下耶。」

確實,統計數據指出,台灣人平均花7年在臥床,老後、生病或者失能時,要如何在金錢上有個準備,是無論老中青三代都應該思考的問題。雖然劉姐對死亡態度淡然,傾向臨終時不要花太多錢在無效的急救醫療上,但談到必須的醫療準備金,也仍可從眉間看得出一點擔憂。

雖然知道劉姐對於金錢較謹慎保守,我還是問了劉姐「難道你都沒有想過要投資股票、基金等金融商品嗎?」劉姐回應到,確實之前有不少同事都有在接觸股票、基金,但成果都不太好,多數都是賠錢的,早年和先生也有在銀行買過基金,但一賺一賠下來報酬率幾乎打平,也因此讓她在金錢配置上更加保守。由於對自己的退休金儲備成果還算有信心,短期內也不會想要主動涉獵投資,頂多考慮配置新的保險。

能夠靠一般的固定薪水存到足額的退休金,劉姐分享2點主要理財的方法:

1.強迫儲蓄
利用郵局的零存整付,每月固定扣款、以及購買風險低、利率也不高的投資型保單(六年期已滿,現在仍繼續繳費與放置),每個月繳一萬保費、同時加上公務人員每月應扣公保+健保為一萬元,劉姐在退休前每個月可以儲蓄近三萬元。

2.買房要求
當初買第2套房產時,劉姐著重「離家近」、「現金能負擔」、「貸款10年內還清」、「新屋」的物件。考量到買入後會出租,能夠就近管理的物件是首要考量;而因為已先備妥一筆現金才去買房,考量的物件是現金能大部分付擔、剩餘貸款能在10年內還清的物件,因此即使是很理想的房屋,若價格太高,也不考慮;最後是對於新屋的要求,因在購買前就打定主意有一天會因需要現金而賣掉,希望有保值效果,所以看屋時就請房仲接洽當時的預售屋。綜合以上要求,才購入現在收租的公寓物件。

回憶一路走來的財富累積之路,劉姐認為能有今天兩房與足夠儲蓄的成果,都要歸功於自己幾十年來生活簡樸、沒太多物質慾望。但同時也感嘆,社會環境已經大不同,即使是現在的年輕公務員,都因為消費行為改變、物質誘惑增加而難以像以前一樣穩穩地存錢。回想起30多年前第一份工作薪水就差不多是22K,想到剛出社會不久的兩個孩子、身邊認識的年輕人們,劉姐不自覺地長嘆了一口氣......。{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