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平穩物價,避免油價短期大幅波動上揚,帶動國內物價上漲影響民生,中油宣布將以現行油價價格為上限,暫時凍漲至年底,而且還特別強調跟選舉無關;行政院發言人也補充說,油價變動仍以市場趨勢為基準,這是中油自己的考量,否認政府下令油價凍漲。
如果跟選舉無關,為何中油會在原油價格一個半月漲18.57%的時候,拋棄原本經過政治折衝後的油價計算機制?即將進入北半球冬天,石油需求量通常會大增,先說國際油價未來可能上看100美元,然後又大膽假設油價不會「長時間」維持這樣的高水位,不過中油可能忘了,就算凍漲到年底,最長也不過3個月時間,油價能不能長期維持在100美元的位置,跟這次短時間凍漲,好像也沒啥直接的因果關係。
如果中油是間民間公司,這就只是一個單純的商業決定,但問題在於中油還是一間國營企業,這間公司的虧損,最終還是要由政府編列預算來填補,而政府的預算來自於人民的納稅。
2008年前總統陳水扁於任內最後一年實施油電凍漲,導致中油跟台電不堪負荷,最終在馬英九政府時期調高油價,承受了極大的民意壓力,我想蔡政府應該看到了油電雙漲對國民黨政府選票上的傷害,想要避免未來國際油價大漲導致國內油價同步上揚,影響11月選舉選情。這種把炸彈丟給繼任者的作法,是負責任的政府該有的政策方向嗎?就算這是中油自我的決定,做為中油背後老大的政府,難道不能要求回歸價格機制?也許行政院真的沒有「要求」中油啟動油價緩漲機制,但行政院絕對有「默許」中油這種政治意味濃厚的決定。
中油還說,以目前油價來看,油價凍漲一週將吸收3億新台幣的虧損,代表到年底中油至少要虧損36億美元。萬一執政黨在11月選舉沒有很好的表現,會不會就要中油一路凍漲至2020年總統大選?或者甚至加碼要財務狀況比較不好的台電加入凍漲的行列?才有可能把國營企業的財務炸彈丟給繼任者?然後回到在野黨角色時,再對過去執政時,採行的凍漲政策大肆批評?
此外,蔡政府在面對臺灣GDP年增率落後韓國的質疑時,把以臺灣購買力平價(PPP)為基礎所計算GDP,遠高於日韓的數字拿出來宣揚,但如果臺灣好看的購買力平價GDP數字,是來自於政府無孔不入的壓低物價,這種扭曲市場機制的行為,只會讓臺灣產業繼續往cost down的方向前進,當微利成為臺灣企業多數寫照時,怎麼可能會有調漲員工薪資的空間?政府這種控制大宗物資價格的作法,美其名是穩定物價,結果反而要人民用納稅來承擔國營企業虧損,以及薪資因為物價被壓抑導致常年凍漲的苦果,真是印證了通往地獄的道路,往往是用鮮花鋪成的道理。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