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出場的時機,在不同的投資哲學下,會有截然不同的判斷依據和做法,但是無論是投資還是投機,都必須留意一個現實:「許多人的問題不是決策太慢,而是決策太輕率。」你必須了解,偉大投資家或投機家們的重要決策,都不是一分鐘內決定的,而是深思熟慮、把未來的劇本都想清楚了,然後選定一個長遠來看最不會反悔的決定來做。這些劇本是整套的,包括做錯了如何補救、做對了要持續下去多久。
即便是投機交易,如我在《高手的養成》書中說過的:「天下武功,無堅不摧、唯快不破。」高手為何能夠在市場發生巨大變化的第一時間,就做出最正確的動作呢?是因為在之前就已經先思考過市場可能的各種情境,而不是在事情發生的當下倉促草率做決定。
有人會擔心,倘若全球股市在上漲這麼多年之後,突然的閃崩,一天就大跌5%甚至更多,那豈不是現在抱著獲利出場還比較優雅的多?我會說:「股市可能在未來某一天突然閃崩」這件事,市場上早就已經討論很久了,因此應該先想好,如果是今天發生閃崩,你該怎麼做?而不是在突發的當下倉促思考該怎麼做。
例如,只要歐洲央行還沒有提出量化寬鬆(QE)的縮減計畫、日本央行也還沒有討論何時縮減質化量化寬鬆(QQE),那麼在這之前的任何一天股市閃崩,我都會站在買方,因為只要全球主要央行聯手寬鬆,股市很容易就被拉上來、甚至再創新高也不難。我每天未必會盯著盤(看盤),但是一定會留意全球5大央行的貨幣政策是否出現轉向,來決定潮汐是否還在漲潮的波段上,如果有一天,5大央行當中已經有3大進入緊縮,我再開始擔心退潮就好了。
從2015年12月美國聯準會啟動第一次升息,截至2017年12月底,美國已經升息5次,而且進行聯準會的資產負債表縮減計畫,因此是確定在緊縮;英國央行2017年11月2日進行了近10年來的首度升息動作,因此也確定在緊縮;再來就要看歐洲央行何時宣布QE退場,這可能將是全球資金的潮汐從漲潮逐漸轉為退潮的關鍵,那時我就會開始獲利了結出場。
儘管當時股市還沒明顯轉空,也要優雅地轉身離開,因為當潮水退去之後,眼見盡是沉溺裸泳投資者,倘若設想等潮水明顯退去的時候你才想上岸,我不認為會來得及。
內容節錄自《高手的養成2:實戰贏家》,安納金著
本文獲「moneybar」授權轉載,原文:〈高手的養成Step7〉出場的藝術,賺飽、賺滿後優雅離場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