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


「投資」的3種獲利方式
主動投資、存股、被動投資

「投資」對於每個人來說的意義都不同,有些人喜好每天盯盤,享受賺取快錢的短線價差(主動投資),有些人喜好創造被動收入,穩定的領著股息(存股),選擇哪一種投資模式,與個性、天份有比較大的關係(其實第一種方式嚴格定義來講算是投機)。

除了以上2種,還有一種模式稱作「被動投資」,與存股族的獲利來源-股息有些區別,被動投資同樣以「賺取價差」為主,但與主動投資不同的是:「持股週期」較長也固定、「選股」則是交給策略決定,不會摻雜主觀意識,算是機械式的操作。

這樣表示,或許會給大家很抽象的感覺,繼續往下看,我來舉些例子說得更清楚一些。

一次正常的交易包含:
策略 → 選股邏輯(進場)→出場,先要了解,一個正常的交易包括3個元素:
1.採用策略;
2.選股邏輯;
3.持股週期or出場方式。
我們來看看,主動投資與被動投資,這2種在進行一次正常的交易時有什麼不同。

「主動投資」從策略挑出股票到出場
一系列的過程 皆為主觀操作

投資人使用一個策略撈出一籃子的股票(假設20檔),再用自己主觀的選股邏輯,如:股價的突破、轉折,從這一籃子的股票挑出要進場的標的(最後選出1~3檔)。買股之後,再以特定條件決定出場方式,如:跌破季線、跌破移動停利點,這是一個主動交易者的一次正常交易流程。

「被動投資」→策略、選股、持股週期
在買股前都已事先決定

那麼,被動投資呢?同樣的,選定一個策略撈出一籃子的股票後(假設20檔),使用已事前決定的選股邏輯,如:以「收盤價」由低至高or由高至低,選出5檔、10檔甚至是全部20檔,進場之後,再以固定的「持股週期」決定出場時機。

持股週期因為固定,所以新的投組誕生時,勢必就要將舊的投組賣出,進行「換股」動作,如此反覆循環,就是「被動投資」(每一期的選股邏輯及持有週期都是一致的)。

附上一張過去整理的兩大投資法比較

圖片來源:Peter 投資帝國

舉個我喜歡舉的例子,市場上有些人會說,「營收是反應過去的事情,所以對股價影響不大」。

「月營收創新高+股價<20元」策略
12年報酬1838%,年化報酬28%

那我們以「月營收創新高」+「股價<20元」作為策略,每個月10號,選出符合上面2項因子的股票,在隔天以開盤價來進場策略中的所有股票。進場後,整個投組抱到下個月10號,同樣在隔天作換股(買新投組、賣舊投組)的動作。

以2006/01/02~2017/12/29長達12年的回測結果來看,總報酬有1838.9%,換算年化報酬有28%(已扣除手續費、交易稅成本)。

也就是說,已經戰勝了年化報酬7%~8%的「台灣50」

圖片來源:CMoney.ETF

這就是所謂的被動投資了,策略固定、選股邏輯固定、持股週期也固定。

一季只需換股一次的
「季EPS創新高+股價季線之上」

除了上述的「月營收創新高」策略,再提供一個我個人更愛的被動投資策略,一季只要換一次股(懶人專用、且手續費、交易稅成本低),也是由2個選股因子組成。「季EPS創歷史新高」+「股價在季線之上」,選股邏輯就用收盤價由低至高選出10檔。

接著要做的循環就是在每一季的季報截止日選好股票,在隔天以開盤價作進場新投組、出場舊投組來進行換股,12年回測的結果,總報酬達1360%,換算年化報酬約為24%。

這樣的策略,我認為有3個好處:
1. 低價股不用交易「零股」(相信我,被動投資,實際執行時,如果要交易零股很麻煩);
2.10 檔股票,在資金分配上好分配,也不會在換股時,要你一次換上40、50檔股票;
3.一季只需換股一次,實際操作上方便許多,達成真正「愜意的被動投資」。

另外,附上此策略操作個股績效最好的排名供大家參考:

本文獲「Peter 投資帝國」授權轉載,原文:60 天交易一次,創造 13 倍報酬的「10 檔低價股」,年化報酬更勝 ETF!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