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買的是公司,而不是股票。」這句箴言充分體現了巴菲特的基本投資哲學。也就是說,股票投資其實形同擁有企業的一部分,所以進行投資時不能不重視企業的內涵與本質。
很多投資人容易受股價波動和經濟動向的影響,而混淆方向,往往忘記應該多加留意發行股票的企業的本質。雖然股票只是企業的一部分,但股票的價值卻等同於企業的價值。長遠來看,股價終究會反映出這家公司的價值。因此,謹慎研究事業內容,並找出具備未來成長可能性的公司,才是首要任務。
一、投資判斷要嚴格:
先假設自己即將繼承這家公司
舉例來說,各位在找工作的時候,應該不會選擇沒有遠景的企業吧?一定是選擇自己可以如魚得水、經營者才能出眾、未來前途無量的企業。股票投資也是一樣的道理,只要想成是「讓自己的錢去公司上班」,我想就不難理解了。只要這家公司成長,在這裡上班的金錢也會跟著一起成長,託此之福,你的人生也會變得更加豐裕。
巴菲特只要發現屬意的投資對象,他會偏好收購整家公司。然而,在初期沒有那麼龐大的資金,即使是在累積不少資產之後,想要完整收購像可口可樂這樣大規模的企業也是不可能的任務。在這種情況下,巴菲特雖然和一般投資人一樣買進部分股權,但他還是以收購公司的心態,進行嚴格的投資判斷。
巴菲特曾經說過這樣的話:
「保險也好,造紙也好,當你注意到一家公司時,先假設自己即將繼承這家公司來進行調查。也就是要站在經營者或大股東的立場,設身處地思考,而且假設自己持有的資產就只有這家公司,沒有別的了。在這樣的情況下,身為公司領導者的自己該怎麼做?想要怎麼做?有著什麼樣的競爭對手?有著什麼樣的顧客?並試著向不同的人提出這類問題。」
如果能做到這個程度,說不定已經比經營者更徹底了解這家公司。巴菲特就是秉持著「股票投資=成為公司的老闆」這樣的心態來看待每一家公司。
二、認清自己的投資態度:
你是投資家、交易員,還是投機者?
我們經常聽到「做股票」這樣的說法,其實,正確說法應該是「從事股票投資」。
在美國,大部分人都理解股票投資的真正意涵,他們會將「投資」(investment)、「交易」(trading)」、「投機」(speculation)這3個單詞區隔使用。我們必須先認清自己是以哪一種心態從事投資。雖然自稱是在「做股票」,但連自己實際上在做些什麼都搞不清楚的人恐怕占了多數。
所謂的投資家,他們買進股票並非以賣出為前提。他們的做法是透過股票投資,持有公司的一部分,與企業共同成長。這也是巴菲特投資法。
其次,交易員則是打從一開始便考慮賣出才買進股票。他們利用技術分析,採行在股價相對便宜時買進、上漲時賣出的交易模式。
投機者的心態則是雖然不知道哪邊勝算比較高,總之就是賭一把。
要以怎樣的心態從事股票投資當然是個人自由,最重要的是,要好好認清自己的心態。尤其是,能夠清楚辨別投資或是投機行為,將對資產的累積產生極大影響。
三、投資股票就像結婚?
以「終生持有」為原則的理由
巴菲特曾經說過:「如果你不打算持有這檔股票超過10年,那麼即使只有10分鐘也不應該持有。」這和當日沖銷是完全相反的思考模式。由於巴菲特是從經營者的角度來看股票投資,理所當然會選擇長期性投資。
星晨家具(Star Furniture)的執行長梅爾文.沃爾夫(Melvin Wolf)將事業賣給波克夏時,他收到巴菲特寄來長1.2公尺、寬1.8公尺的巨大電報。打開一看,裡面寫著:
「親愛的梅爾文,和我們的結婚大事相較之下,這封電報是多麼的微不足道啊!您一輩子的夥伴,華倫敬上」
巴菲特總是把股票投資比喻為結婚。一旦你想到,股票是要一輩子持有的,就應該像是尋找結婚對象一樣,必須深入了解對方(公司)才行。你應該仔細調查清楚這家公司的價值與事業內容,留意經營者的才能,並且一一確認員工和顧客對這家公司的滿意度。
只要持有優良企業的股票,就沒有頻繁進出買賣的必要。從當日沖銷的角度來看,長期投資可能像是懶人的藉口,但是和短期投資相比,長期投資有著以下2大好處:
1. 只要長期持有,就可以壓低成本。由於每一次短期投資的買賣都必須支付手續費,這個部分會拉低投資的績效。
2. 只要賣掉獲利的股票,資本利得部分就必須課稅。然而,如果股價上漲也不出脫,而繼續持有潛在獲利的話,金錢就能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增值。
在長期投資的情況下,由於利益轉進再投資,以利滾利,資產便如滾雪球般地增加,這就是所謂的「複利效果」。
四、別以為每天看盤才叫做股票投資:
最好把「市場先生」拒於門外
巴菲特為了向波克夏的股東說明上述道理,經常會談到「市場先生」的故事。市場先生原本是葛拉漢杜撰出來的虛構人物,他會搬出這號人物,以容易理解的方式,對那些容易被股票市場影響的學生們做說明。
在《智慧型股票投資人》一書中,葛拉漢這麼說:
「股票市場就像是情緒不穩定的合夥人『市場先生』。市場先生為了讓人們買賣公司,每天都會不厭其煩地宣告價格,有時候甚至會開出很荒謬的價格。不管你拒絕他多少次,隔天他還是會來告訴你不同的價格。」
市場先生指的就是股票市場。隨著人們買賣股票的心情起伏,股價時時刻刻都不停地變化。如果要一一在意這些變動,就會變得無法按照自己的意思進行投資了。
有些個人投資者經常會哀嘆「忙到連看盤的時間都沒有」,其實是他們誤以為每天看盤才叫做股票投資。我認為,忙到無法看盤反而是幸運的,因為只要找到好的股票,不管發生什麼都處之泰然才是最好的做法。
五、買賣股票最笨的理由之一:
因為上漲,所以跟著買進
最近個人投資者越來越多,巴菲特以下的發言,可能會讓不少人覺得刺耳吧!
「市場上當然也有一些不重視企業價值、只注意股價波動而買賣的投資人。或許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由,可是從自己不熟悉的事物下手,是絕對不可能順遂的。而且,上禮拜有人僥倖成功,並不保證這禮拜你也能成功。買賣股票最笨的理由之一就是:因為上漲,所以跟著買進。」
巴菲特認為,那些和市場先生一樣會隨著股價波動或憂或喜的人不是投資家,而是投機者。以人氣指數來決定動向的市場先生,說穿了,就是所謂的「盲從心態」的象徵。真正的投資家不會在意別人的行動或每天的股價,他們會藉由品牌力、獲益能力、未來的展望等,客觀地評價一家公司。希望各位投資人務必要學到這一點。
1999年《財星》(Fortune)雜誌刊載的一篇報導提到,巴菲特曾經針對投資者之間盛行的「不錯過宴會」行動提出了批判。他認為:「真正的投資家不會因為趕不上宴會而懊惱,他們擔心的是沒有做好準備就貿然參加宴會。」
巴菲特在葛拉漢.紐曼基金公司從事股票分析的時候,葛拉漢對巴菲特推薦的股票幾乎完全不捧場。這是因為葛拉漢在釐清所有事實之前,是不會輕易點頭的。巴菲特從當時的經驗學到不輕易決定投資標的,以及對於投資家而言,學會說「不」的忍耐力是必修的課題之一。
此外,巴菲特曾經說過:「投資家應該以一生中只能做20次重大決策的慎重心態來看待投資。」
如果能做到這個地步,應該就能減少動輒進場、隨意買賣的高風險投資行為了。
{DS}